世界一流大学,谁说了算?

2016年03月07日

编者按:

2015年10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目标。此时,距1998年5月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宣布“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已经过去17年。这17年间,中国日益走向国际舞台中央,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持续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走向纵深。如何准确评鉴中国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成效?请看太和智库研究员三皮的解读。

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国内大学绞尽脑汁。要硬件,就加大财政投入,改善硬件条件,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要人才,就优惠条件引进重点科研人才;要SCI论文数量,就深入钻研国际主要大学排名机构的各种指标,缺什么补什么。几年下来,排名迅速上升,学校领导言必称某某排行榜排名多少,殊不知,百般折腾却最多只做到了形似,治标不治本,没有抓住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在于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质量建设。制度建设是指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和健全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队伍建设是指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和学术、行政管理队伍;质量建设是指建立一套既维护教育主权,学术上又与国际接轨,并能够引领学术卓越和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质量保障体系。

健全而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是衡量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质量建设成败的关键。它不仅能够检验办学和科研的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办学的方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影响着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是教育主权的体现。谁掌握标准,就掌握了话语权和主动权。质量标准不能体现教育主权,就丧失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学术质量标准不能与国际接轨,就会在教育全球化的潮流中被边缘化,无法实现中国高校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我们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掌握一套获得国际认可的本土化质量标准体系,进而能够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来维护和发挥我国的教育国际影响力、满足我国对国内和国际人才培养的要求。
 
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质量保障措施主要包括本科教学评估、研究生教学评估、中外合作办学评估、高校科研评估等政府牵头开展的评估,而教育系统有关单位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认证和科技系统有关单位开展的工程教育认证,都是以行业组织牵头开展的第三方认证,虽在起步、实验和发展阶段,但已经初步证明了其具有国际可比性和国际影响力,并且可以体现当前教育治理体系改革中所强调的政府职能转变和管办评分离原则。


 
目前,世界各国虽由于历史文化传统、政治体制与社会治理模式不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也各有特色。但院校自我评估与外部同行评议相结合的质量认证(accreditation)被公认为一种相对普遍的经验。就我国而言,由独立的专业机构实施的质量认证政府直接主导的评估相比,更多地借鉴国际通用的质量基准,对教育投入、产出和成果的过程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将认证的重点从规范性评价转为对教育要素的内涵和科研水平的评价;从对办学单位的工作检查转为推动办学单位内部自我评估和完善机制的建立;从官方评价转为专家与同行评议;从合格性评价转为诊断性和发展过程性评价;从“要我评”转为“我要评”,让办学主体成为办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独立第三方行业组织开展的质量认证的标准和办法便于与国际标准和做法相比较、相衔接,对于争取认证结果的国际认可更为有利。因此,为推动一流大学的建设,要按照国际规则建立全面、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水平的大学质量保障体系。

除政府评估和本土的第三方认证外,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接受国际认证。包括以下两类,一是专业行业性认证,如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认证和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ACSB)认证;二是外国质量保障机构针对授予外方学位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开展的认证,主要是教育资源输出国对本国设在海外的教育机构和课程进行的质量检视,如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QAA)对中英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审核等。


 
国内教育和科技部门有关单位在质量认证国际合作方面积极探索的同时,还开展了中澳合作办学联合认证、中法合作办学联合认证等试点工作,初步建立反映中外合作办学特色、有国际可比性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认证体系和标准,在国际教育质量保障领域树立了我国的认证品牌,为推动国际联合认证和认证结果的国际认可积累了宝贵经验。
 

 
最近,国内一位知名大学校长指出,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是要看学校是否为世界和人类的发展、为中国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而做出贡献,并为此培养优秀人才。认证技术哪家强,务需结合土与洋。我们需要放弃单一的国际排名迷思,在加强本土质量认证标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基础上,鼓励国内质量保障机构与国外认证机构和质量保障机构开展合作(联合认证),参与国际认证标准的制定,推动本土认证结果的国际认可,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世界一流的质量保障体系。
 
 
 
太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太和智库,关注时代需要。
微信公众号:taihezhi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