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的死亡潮与涅槃缘

2016年04月15日

编者按:

大潮褪去,裸泳者纷纷露底。融宜宝涉嫌非法吸存被警方立案,P2P阵亡名单还在不断扩大。投资者人心惶惶,横幅、抗议、包围屡见不鲜,已成为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P2P行业如何自我净化,还有无机会涅槃重生?请看太和智库研究员三皮的解读。

 


 

大多数P2P在跟自己影子赛跑,早晚累死

 

P2P必将大面积死亡应该是业内人士的共识。如果严格区分表内表外,大多数P2P完全不具备通过经营创造正向现金流的能力。借贷领域,最优质的资产在银行,其次在信托,而后才是小贷和P2P,P2P往往是资产质量最差的一个渠道。用传统观点来看,此类资产的坏账率很高,通常超过10%,甚至可能达到15%-20% 。即便完全不考虑坏账的偿付,P2P的经营成本也是极高的,租用高大上的写字楼,动辄百人、千人甚至万人的庞大销售团队,不低于2%的佣金——无论投资的期限是3个月还是1年,高昂的托管和提现费用、税费等等,而仅靠5%至10%的服务费收入根本无法覆盖上述成本费用。如果平台自己采购资产,则成本更高,信息搜集、开发谈判、尽调、风控,摊到每笔项目预计成本最少1万,常常达到数万元,因此只有做大项目才划得来(这一点也是银行无法真正进入小微企业贷领域的原因)。但根据银监会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研究起草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项目不能拆分,又不宜针对超出200人做公开发行,事实上P2P合法地做大项目难上加难。这样一来,资产采购成本相比融资额就很高了。综上所述,如果只是简单的复制现有方法,并不会产生规模效应,绝大多数P2P事实上自启动之日起就进入了一个规模越大,亏得越多的怪圈。

 

 

应该说,大多数P2P平台的创始人在创业之初应该并不全是恶意的,并非一开始就打定主意做庞氏骗局。很可能是缺乏金融基础知识,认为获利是极其容易、理所当然的。结果抱着满腔的热情进入行业之后,发现现实与想象相去甚远。一开始也就准备了一两千万或几百万的股本投入,结果没几下就快见底了,何去何从?很多创业者并没有选择灰溜溜的关门大吉,而是选择了发假标来救急。这就像是吸毒,一发不可收拾。当P2P不再是P2P的时候,错误就开始了。于是,原本尚有良知的创业者一步步滑向深渊,资金池、虚假标的运作可比正儿八经的P2P简单得多。

 

 

尽管政府一直要求P2P平台只能做信息中介,但几乎所有的P2P内心都很清楚,如果只做中介,一旦发生逾期或者坏账后不做刚兑,则平台公信力将会迅速丧失,进而资金加快流出,导致平台坍塌,所以业内尽管没有谁会明目张胆地违法宣传刚兑,但不刚兑的平台寥寥无几。刚兑有两个方面,一是刚兑预期,二是刚兑能力。中国市场尚未能培养出成熟投资人,对于国内的投资人来说,只要是小金额投资,无论发行方是银行,还是P2P,他们都要求刚兑,根本不考虑年化15%的刚兑究竟合不合逻辑。近来P2P大面积出事,也难以改变投资人的刚兑预期。因为银行占金融业的比重畸高,只要银行的刚兑没有打破,投资人的幻想也就不会变化,投资人也仍然会削尖脑袋找刚兑产品。至于刚兑能力,那属于巴塞尔协议的核心逻辑,根据资产负债类型和结构,金融机构必须配备足额的各类资本以应对可能的兑付危机。而绝大多数P2P平台基本不具备刚兑能力,除非搞庞氏骗局。所以说,为了维持刚兑能力,P2P平台必须一路做大,狂奔至死。

 


 

渐进式死亡

 

那些已经濒临死亡的P2P,能够还魂的可能性很小,特别是大平台,规模越大、窟窿越大。能够救助它们的只有股本融资,但当前却又是资本的冬天,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平台,已经被很多VC列入黑名单。站在维护社会稳定的立场,P2P平台的死亡最好是渐进式的,因为目前有数千亿的资金深陷其中,如果频频爆发恶性事件,很有可能造成大面积的踩踏事故,将不那么恶劣的和良性的P2P平台都拖入泥潭。可以看出,政府尽管对此心知肚明,但也是在冷静处理P2P的跑路,并没有组织全社会、全方位的大排查,以免造成恐慌。另一方面,政府也在加强对投资人的警示,避免更多的社会资金流入P2P。让违规的P2P渐进式地按市场规律死亡,应该是P2P行业的自我净化过程,而不应有债转股这样的强心针出现。

 

P2P行业的涅槃

 

应该看到,仍然有一些P2P平台坚守底线,良性发展,无跑路之虞。主要类别有两种:首先,股东背景强大。可以轻松获取高质量资产,同时因为有大品牌的背书,所以获取C级投资人的成本更低,确实可以实现盈利。其次,从事小额信用消费贷。此类资产收益率很高,年化可以达到50%甚至100%,且目前大数据风控已经初具雏形,所以也有望实现盈利。

 

而对于更多的P2P企业,未来如何生存壮大?监管机构在《征求意见稿》中明确给了18个月的过渡期,此期间,P2P企业必须自救。具体自救的方法包括:

 

第一,规范运营,控制规模。真正做P2P,点对点,规避监管机构最反感的资金池和虚假标。如前所述,规模越大意味着亏得越多,所以必须尽量控制规模,避免失血过多。控制规模的出发点是,如果出现大面积的逾期和坏账,平台能否兜得住?需要用资本充足率、风险准备金的概念来制定规则,原则上应该建议平台兜得住20%的坏账,即,假设平台可以设立1000万的准备金,则时点贷款余额最好不超过5000万。当然,对于小平台来说,这个或许容易一些,对大平台就很难了。

 

第二,引进战略投资人,补充股本金。眼前的低迷并不会打消战略投资人对互联网金融未来前景的看好,规范化运营、且在经营指标上取得优秀成绩的平台一定会得到青睐,通过股本金的补充来弥补之前经营的亏空,让平台尽快安全上岸。

 

第三,拓展盈利业务。基于管理团队的优势能力和资源,开展有望实现盈利的业务,延长平台的生存期。业务拓宽的方向何在?向财富管理转型很难,因为那本质上就是互联网金融电商,需要海量资本驱动,不是小生意,而且要求团队有行业背景,这是多数平台不具备的。向小贷转型呢?就目前的监管环境而言,小贷可能并不是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杠杆率低,无法跨区经营,以大搏小,资本市场对小贷的估值一直很低。

 

 

互联网金融的金融二字就决定了它的本质属性还是金融行业,金融行业从来就是门槛很高的,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资本金规模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并不是多数创业者可以涉足的领域。这个领域并不属于大众创业的范畴。如果创业团队衔着金钥匙,或许可以高举高打,直接切入。如果创业团队出身草根,那么选择合适的场景、迂回进入是更可行的选择。例如,36氪由科技新媒体启动,首先聚集了大量的具象化粉丝人群,而后针对具有共同特点的这部分人推互联网私募股权融资,相对更容易获得成功。更典型的例子,58同城、大众点评其实更具备互联网金融的成功基因,因为他们的场景很具象,用户数量很多,实际上他们已经在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还有携程,预付费订酒店有取消险也是一种场景化的互联网金融。

 

总之,互联网金融的出路,应该在金融之外。

 

 

太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太和智库,关注时代需要。
微信公众号:taihezhi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