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丰富的历史积淀中汲取文明交流互鉴的动力

2017年07月21日
7月4日至5日,第三届“中国与伊斯兰文明:交融与互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在会议开幕致辞中指出,在国际体系转型、世界充满不确定的今天,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对话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016年1月1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沙特期间会见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长伊亚德时指出,中方和伊斯兰合作组织开展友好交往40多年来,确立了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不同社会制度的相处之道。

 

本届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伊斯兰合作组织(OIC)所属机构伊斯兰历史、艺术与文化中心联合主办,是2012年北京“中国与伊斯兰文明”研讨会和2015年伊斯坦布尔“中国与穆斯林世界:文化相遇”研讨会的继续和延伸。用伊斯兰历史、艺术与文化中心主席哈里特·埃瑞的话说,双方通过联合研讨,致力于揭示中国与伊斯兰世界之间那些不为人知的交流历史,展现双方交流的广阔性与深入性,并且探讨双方的古代交往对当代的意义。
 

来自土耳其、埃及、巴基斯坦等国的专家学者和包括太和智库在内的中国相关研究部门的专家学者共计7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围绕“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历史交往”“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文明互鉴”“地区治理:中国与伊斯兰世界”“‘一带一路’共建:中国与伊斯兰世界”“国际体系转型: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互动,中外专家学者就中国与伊斯兰文明的共融互鉴进行了深入研讨,既有共鸣,也有共识。

 

回顾中国与伊斯兰世界交往的历史,中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中国与伊斯兰世界在一千多年的交往中,和平、中道、仁慈、宽容是主旋律。当有土耳其学者就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方式提出疑问时,大多数中方学者认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方式是和平的,只有很少学者认为伊斯兰教是伴随着武力扩张进入中国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杨光在会议总结时指出,中国与伊斯兰文明的交流,不管它是如何传播进来的,如何传播开去,都不是以武力强加的方式向对方传播自己的文明,相反都把彼此作为学习的对象和汲取文明的机会,中国与伊斯兰的文明交往就是一部互学互鉴史。

 

 

中国与伊斯兰文明的互学互鉴之道在于内涵相通,诉求相似。以儒学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明的最大特点是忠恕之道,即尽己之心之力帮助他人,却不把自己的方式强加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倡导文化平等互尊和宽容。同样,伊斯兰文明主张和平、追求和平,蕴涵着人类同源的世界观、平等相待的社会观和慈爱众生的道德观。

 

研讨中,许多学者指出,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都产生过许多优秀的文明成果,在许多方面相似和相近,都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很大贡献。但两种文明也都面临着与时俱进问题,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化融合,宗教传统与世俗化碰撞将贯穿整个文明发展过程。

 

伊斯兰教发源于阿拉伯半岛,有其基本教义、教法,但一旦传入世界其它地区,伊斯兰教又不可避免地带有当地特色。中央民族大学哲学系杨桂萍教授认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之初是移民宗教,但穆斯林最终成功融入中国社会,伊斯兰教也成为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伊斯兰教与儒家文化和谐与共的历史经验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毕健康研究员指出,明末清初伊斯兰教中国化进程完成,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凸显了伊斯兰教的和平性,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文化,促进了宗教哲学的创造性发展,这种和平友好、交融互鉴的交往对当代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国法和教法孰轻孰重?中国穆斯林从来就是信仰自由,国家为上,坚持各民族“同国如同舟”“保国即保教”“爱教不忘爱国”“国强则教兴”等主张,将民族、宗教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伊斯兰教研究室主任李林副研究员指出,在中国伊斯兰教发展史上,“教法随顺国法”是国法与教法关系的主线,即穆斯林遵从国法,国法规范教法,这有利于整合国家认同与宗教认同,抵御“教法治国论”等思想。

 

 

关于“地区治理”,许多学者的发言中都谈到中东乱局。尽管中东治理难度非常大,但中外学者仍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思路,如土耳其模式、伊斯兰教在中国本土化、媒体的作用、经济发展与本地区治理的关系等,为进一步研讨中东治理问题作了思想和舆论准备。

 

历史上,伊斯兰教是古丝绸之路不可缺少的纽带,伊斯兰国家是中国不可或缺的伙伴。在今天,伊斯兰国家和穆斯林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力量。与会学者指出,2013年,中国刚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很快就得到伊斯兰世界、阿拉伯国家政府和人民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既不属于中华文明,也不属于伊斯兰文明,而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一个公共产品。埃及前外交部副部长艾扎特·萨德指出,中国与阿拉伯世界通过古丝绸之路进行友好交往,“一带一路”倡议是500年来最大的全球经济合作项目,阿拉伯人是该项目的重要合作伙伴,“一带一路”倡议带来了中国和阿拉伯世界合作的新模式。

 

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和伊斯兰文明的发展都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参加本届“中国与伊斯兰文明:交融与互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外国专家学者主要来自土耳其、埃及和巴基斯坦三国。他们代表了西亚北非除沙特、伊朗之外的三个最具影响力的伊斯兰国家。研讨会期间,土耳其代表人数最多、发言积极,给人印象深刻,可以感受到他们对国际体系转型的思考。他们指出,二战后建立的国际体系,土耳其、中国、埃及、巴基斯坦都是其受益者。但这种国际体系如今已无法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中国和伊斯兰世界开展文明对话就是为国际体系的改善奠定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助理兼国际关系研究室主任王林聪研究员认为,在全球问题日益尖锐,国际体系充满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中国和伊斯兰国家确实需要密切合作,并就开展具体合作提出三点看法:一、在对话过程中就加强和建立何种国际体系进行探讨和交流;二、在国际事务中加深相互理解和形成共识,共同抵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和极端宗教势力;三、以“一带一路”为杠杆推动中国和伊斯兰国家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他强调,文明对话的核心是“向前看”,即为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提供思想支撑。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杨光所长和伊斯兰历史、艺术与文化中心主席哈里特·埃瑞主席在总结发言时都认为,此次会议的举行有助于加强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有助于推动中国与伊斯兰世界共建“一带一路”的理念和实践,有助于促进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太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太和智库,关注时代需要。
微信公众号:taihezhi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