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国际格局变化与中国外交战略

2015年07月31日
本文转载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微信号:CIIS_since_1956),本文已取得该微信公众号的授权。

 

〔提 要〕进 入新时期,国际格局发生沧海桑田之多重变化。中国和平崛起,邦旧命新: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目标。在中国特 色大国外交战略思想指引下,中国外交以深邃的全球视野,主动塑造大外交战略的顶层设计和全面规划;以恢宏的战略定力,确立近、中、远期阶段性目标;以周密 的谋篇布局,积极引领和处理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和多边领域的外交工作;以务实的方针政策,将合作共赢理念落实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各个方面。

 

〔关键词〕国际关系、国际格局、外交政策、中国外交

〔作者简介〕苏格,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

 

进入21世纪以来,以“9·11”事件、新兴大国崛起、世界金融危机和美国国际战略调整等为标志性事件,国际格局正经历十分复杂深刻的变化。如何客观全面判 断国际形势,如何准确把握中国的国际定位,如何科学确立中国外交的总体战略目标和方针政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客观全面判断国际形势

 

从纵向看,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以来,国际格局经历了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的数度更迭。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标志着新一轮国际 格局转型进程的开始。以美苏对抗为特征的两极格局瓦解后,后冷战时期形成美国一超独大的单极格局。新保守主义主导的美国国家战略攻势明显,旨在强化美国在 世界之“领导”地位,固化由其主导的国际政治格局。

 

“9·11” 事件是21世纪初期国际关系格局发展的转折点。美国决意报一箭之仇,接连发起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前者因反恐背景,得到安理会决议授权,后者则无。然 而,福祸相依,且物极必反。保罗·肯尼迪所示帝国兴衰的规律,就某种意义而言,似未见质变。两场战争旷日持久,挥金如土,仅官方公布的军费开支就各达万亿 美元,而哈佛研究机构更推算两战总体耗费和战后重建费用高达4-6万亿美元。战争泥淖之害,美国恐怕也始料未及。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是新一轮国际关系格局调整的又一转折点。美国的实力和形象因两场战争已遭损伤,华尔街泡沫演变成的金融海啸殃及全球,更使美国金融与经济续 遭重创,社会与民众心理饱受打击。以此次金融危机为分水岭,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呈现颓势,新兴经济体国家展现活力,实力和地位相对上升。世界多极化发 展提速,并呈现质的转折。当然,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调整中,新兴国家并非全无“短板”,而美国等发达国家亦显示其复苏后劲。

 

奥巴马总统就任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出现重大调整。随着美军从伊拉克和阿富汗逐步撤离,美国加速实施“重返亚太”或“亚太再平衡”战略,战略重点转向防范其 他大国崛起带来的挑战,太平洋地区之“不太平”不减反增。中国因自身实力地位的变化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从某种意义上印证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 古训。

 

从横向看,国际关系呈现出如下四方面的特点:

 

第一,国际政治关系合作与矛盾并存。和 平发展依然是大势所趋,合作与变革的呼声持续高涨,建立利益与命运共同体的诉求愈加强烈。美国因全面反恐和金融危机耗力过多,一段时期内与他国合作的客观 需要增加。20国集团(G20)首脑会议成为国际社会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平台,新兴发展中国家话语权增强,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大国力量继续消长,在 竞争中谋合作,避免全面对抗,寻找彼此国家利益的汇合点。国际社会继续努力维持和平、推进发展,一些原有的热点问题出现和缓迹象。

 

但国际政治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仍在发展,旧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不会轻易改变。“单极”与“多极”的斗争仍将持续,在一定条件下,国际关系矛盾发展还可能表现 得十分尖锐和激烈。美国实力只是相对受挫,其包括军事实力和影响力在内的综合国力在世界上仍踞超强地位。为维护其超级大国主导地位,美国与作为新兴经济体 重要代表的中国之间矛盾突出,亦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后者的举措。当然,“针对”并不完全等同于“敌对”,当今国际关系敌友阵营不似从前两极格局那样泾渭分 明,可谓“边际模糊”。一些地区矛盾持续凸现,冲突交织迸发,亦会出现某些可能影响全球战略格局的区域问题,例如乌克兰危机引发美俄新一轮博弈,对俄欧、 俄日甚至中俄关系均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但是否会导致美俄关系全面或持续对抗还有待观察。

 

第二,国际经济关系相互依存与竞争同在。生 产力的急速跃升,带动了全球生产关系的历史性调整。国际贸易、世界金融、跨国生产、技术变革、环球网络等以空前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国际经济关系形成“你中 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国际金融风暴冲击波震撼世界各地,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希腊债务虽仅占欧洲经济总量的2.3%,却足以让欧洲陷入困境。中国 与美、欧相隔万里,但工、农、商等各行业均强烈感受到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相互依存”、“同舟共济”等理念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 认同。

 

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双刃剑”的作用进一步凸显,经济安全成为各国的普遍关切。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艰难复苏,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美国将其自身窘境 归咎于现行国际经贸的某些规则,认为新兴经济体利用规则的漏洞进行不公平竞争。为此,美国推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 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进程,大有“另起炉灶”之势,试图绕开或取代世贸组织(WTO)相关规则,打造超越国家主权的资本运作体系。国际形势再现 动荡与不安,进一步激起发展中国家要求改革国际金融秩序的呼声。最不发达国家作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弱势群体,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第三,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传统安全问题依存。“9·11” 事件之后,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美国通过战争等高压手段打恐十年,但恐怖主义非但没有绝迹,反而改变手法更加猖獗,极端组织 “伊斯兰国”(ISIS)的发展势头及其活动规模令世人震惊。如何标本兼治,铲除恐怖主义根源,遏止民族分裂主义、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引发的地区动荡,成 为国际社会需通力合作应对的问题。高科技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和普及,使网络安全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安全课题。此外,金融风险、气候变化、粮食 安全、疾病防治、灾害治理等全球性问题,均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议题。

 

可持续发展之必要性,已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但传统安全问题依然存在。超级大国美国对可能威胁其地位的其他大国崛起必持戒心,加之冷战思维作祟,它不仅保 留了冷战时期建立的军事联盟,还进一步投棋布子。美国延续与北约的军事战略构架,在亚太地区拓展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的军事同盟关系,推进亚太多重三角 安全合作,强化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存在并频繁举行联合军演。中国周边接连发生具有复杂国际背景的旨在蚕食中国海疆的事件,某些国家在东海、南海问题上的行 为,不仅无益于地区稳定,还影响了甚至绑架了美国对外政策。美国在幕后与前台,进行了一些与其“不选边站队”承诺不尽相符的活动。

 

第四,软实力竞争上升,社会信息化影响增大。新 世纪伊始,软实力竞争呈上升趋势。不同文明间和平共处取得积极发展,通过对话而不是对抗的方式解决问题成为趋势。然而,渗透和反渗透的斗争依然存在,可 “威慑”迫使人就范,亦可“感召”引人上钩。新的国际较量,不仅局限在硬实力的比拼,更体现在以软实力抢占道义和法理的制高点。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媒 体”得以广泛应用。随着第二代网络技术(Web2.0)的广泛应用,手机用户更可通过互联网交互功能即时发布信息。有观点认为,其意义堪比1450年古登 堡活字印刷机的发明。随着3G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网络与现实生活各层面实现了无缝对接,每个人都可以此方式进行传播交流。约瑟夫·奈指出,在信息化推 动下,个人、企业、非政府组织、恐怖分子、社会运动等都成为影响国际政治的重要变量,削弱了政府对本国事务的控制能力。新媒体和舆论影响力不断增大,进一 步促使国内问题国际化,国际问题国内化。公共外交的意义及其平台作用愈显重要,且涌现出诸多新课题。

 

二、中国国际定位与外交战略目标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国在发展进程中,有必要实事求是地对自己进行国际定位,既要把握历史、着眼未来,确立纵向方位,又要立足当前,找准横向坐标;还需注 意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统筹国家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协调国家核心利益、重要利益与一般利益。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有客观的总体判断,又要有主观的 战略取向与选择。毛泽东主席曾气势豪迈地认为,中国“理应为人类作出较大贡献”;邓小平在展望世界趋势时亦曾指出:“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 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纵向分析,中国按照“三步走”战略,稳步推进“四个全面”,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的 国际角色正发生重大变化: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崛起,对地区和国际事务影响力日益增大;从与国际体系联系并不紧密,发展为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从过 去相对不为世界所重视,发展为前所未有地为国际社会所关注和借重。辩证地看,由于国际环境存在诸多变数,一国的国际定位问题呈动态状,不宜简单划线,而要 留有余地。存在决定意识,一国的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和水平,会相应地出现某些与从前不同的利益诉求。

 

第一,坚定社会主义的政治道路。社 会主义制度是新中国的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就是要带领人民把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中国共产党在全力为人民服务的过程 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实践证明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随着形势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自我完 善和发展。中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道路,进而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但在当今国际格局中, 社会主义中国在受国际社会倚重的同时,其社会制度连同相关的意识形态又可能被作为防范、制约乃至遏制的对象。对此,我们必须心中有数,要以坚强的战略定力 坚决走自己的路,不要畏惧别人如何评说。

 

外交是内政的延伸。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战略,根植于广袤富饶的中华大地,缘起于中国人民之根本利益。当今,中国的总体发展与安全利益已经与世界发展和安全大 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长,使中国成为国际格局变迁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一大力量。我们审视中国外交使命的宏观视野应更加广阔,谋 篇布局必须提升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相互关联的广度,对内追求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社会和谐,对外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捍卫国际法和国 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崛起的中国不走历史上国强必霸的老路,而是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外交的神圣使命就 是服务于“四个全面”,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综合发展创造尽可能长的战略机遇期。

 

第二,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发 展是硬道理,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石。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作出了发展经济和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抉择。21世 纪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货物贸易、出口、外汇储备、钢 铁、造船、汽车、铁路、粮食产量均为世界第一,成为128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在世界中的角色举世瞩目,被公认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 中国高举“合作、共赢”的旗帜,积极开展经济外交,努力寻求国家利益的融汇点,夯实对外关系的基础,同时因势利导,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不断提高国际 话语权。中国坚持开放战略,推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鼓励科学技术创新,在积极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科技的同时,必须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努力促进自己的 资金和技术“走出去”。中国也只有坚持对外开放,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进市场、资源(包括能源)、投资“三头”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人口众多,经济总量虽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位于世界80多位,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日益突出。2013年,中国日均石油 消费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且对外依存度攀升到60%。此外,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更是需要长时间和大气力加以治理。中国在 减排问题上既有自身的合理需求,也考虑到应尽的国际责任,中美达成的相关协议亦是利己利人的举措。再者,中国发展还很不平衡,城乡及区域差别明显,还有相 当数量的人口生活水准处在联合国认定的贫困线之下。要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幸福生活,任重而道远。在对外交往中,中国不回避承担与其国际地位相符的大国职责 和义务,但又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不做超出国情和力不能及的事情。

 

第三,坚决维护国家总体安全。新 世纪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内外因素空前复杂,其内涵和外延亦十分丰富。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确立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旨在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中国总 体国家安全观涵盖五项内容: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既 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 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 系;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 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国际安全形势正反两方面都很突出,中国国际定位决定其前进的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中国外交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必然的政策取向。鉴 于传统安全因素依然在起作用,必须切实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和世界和平,保障中华民族世代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中国外交要致力于增强国 家的综合国力,使国家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既要有调整与变化,也要坚持延续和稳定性;既要考虑保持现阶段的和平稳定的需求,又要考虑维护长远利益的必要。面 对地区形势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顺势而为、妥善应对,坚持“以邻为伴”的睦邻方针,酌情照顾他方合理关切;通过推动各领域交流合作,扩大共同利益汇合 点,维护同周边国家关系及亚太地区和平稳定大局。与此同时,不回避矛盾和问题,妥善处理分歧和摩擦,既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努力朝好的方向做最大努 力,也要有底线思维,做最坏的打算,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第四,牢固树立文化自信,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 家、民族之强盛,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面对世界格局转型期多元价值观的相互交织与冲击,中国人民除了要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还必须有自己的文化自信。中 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与不同文明国家和睦相处,要着眼时代特征与需求,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积极推动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华文明渊源流长,既有 其独特的内涵与传承,也是文明交流互鉴之结果。在共同探讨如何解决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亦蕴藏着深邃的智慧,如道法自 然、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大同世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以德立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诚待人、讲信修睦,崇德向善、明德惟馨等思想,这些 对于构建全球和区域命运共同体和发展伙伴关系,亦会提供重要启示。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尊重文化多样性四项原则:一要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二要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三要正确进行文明 学习借鉴,四要科学对待文化传统。世界各种文明是各国人民共有的宝贵财富,有着五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的文明大国应当有这样的抱负与胸襟。对于外来文明,中华 民族历来秉持“海纳百川”、“不择细流”,造就了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与厚重辉煌。当今中国亦愿意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但不会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 不会将自己的制度和价值观强加于人。中国将不断树立理性、成熟的大国心态,努力通过自身发展影响世界发展,以更加负责任的态度,为世界和平、稳定、发展与 治理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与各国一道共同开创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三、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先谋于局,后谋于略。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结束了国内“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而且开辟了中国外交的新纪元。在邓小平外交理论指引下,中国外交的宗旨就是 为国内的经济建设创造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周边环境。在冷战结束国际风云突变的形势下,中国外交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应对制裁,力度难关。回顾改 革开放以来的新中国外交,其成功之根本就在于准确把握了国际形势发展和变化的大趋势,同时根据中国的国情国力,实事求是地确立外交的阶段性目标和方针路 线。

 

新世纪开局十年之后,国际形势和中国自身发展将中国外交再一次推向新的历史起点,决定了中国外交必须与时俱进地做出新的战略调整。习近平同志审时度势,全面 分析国际格局和国内形势的变化,高屋建瓴地提出“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确立了新形势下中国外交工作的战略目标、基本原则和主 要任务,习近平同志在会议上强调,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牢牢把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 兴这条主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和平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维护和延长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

 

(一)对外政治关系

在世界全球化和多极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应抓住时机,做好发展对外关系的大文章。要敢于和善于作为,既开拓进取又居安思危,维护既得利益,争取应有利益;同时又要善于藏拙,潜心发展。

中国应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在四个方面谋篇布局。一是大国关系,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通过加强沟通、拓展合作、管控分歧,守住“不 冲突、不对抗”底线,筑牢相互尊重基础,共同推进合作共赢目标;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基础得以夯实,互信与合作进一步增强,两国关系更趋成熟、稳定; 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利益交汇不断加深,战略合作水平持续提升;积极发展与发展中大国及地区大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二是周边 关系,中国将继续把周边作为外交优先方向,与邻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共促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同周边国家关系总体上向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三是发展中国 家关系,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全面团结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增强,各方在传承友谊、增进互信、推进合作、共谋发展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四是深入参与和引导多边外交 进程,与联合国等重要国际组织关系取得新发展。中国依照“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的新思路,秉持平等、包容、共赢的理念,力图走出一条“对话 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新路,迄已已同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各种伙伴关系,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更加广泛,合作共赢道路越走越宽。

 

(二)对外经济关系

中国外交坚持为发展和改革开放服务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这个大局积极营造更为稳定、更加友善的外部环境。在对外经济合作上,中国主张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每个国家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促进其他各国共同发展。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代表,中国在世界和区域共同发展中理应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未来五年,中国进口总额将超过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这将继续给世界各国提供更多发展与合作机遇。

 

中国认为,全球经济发展不均衡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造成世界和地区不稳定的根源之一。中国支持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和行将制定的2015年后发展议程,主张树立国际社会利益共同体意识,寻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携手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坚持奉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从陆上和海上两个方向推进多条经济走廊建设,力求达到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和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的目标,这既传承发扬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合作精神,又为当今各国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共同发展平台,得到各方积极响应。亚洲地区国家的基础设施亟需升级改造,需要大量的建设融资,中国倡议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不仅深受亚洲发展中国家的欢迎,也得到越来越多发达国家的肯定。此外,丝路基金和互联互通伙伴对话会等机制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三)国际安全问题

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争端,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主张摒弃冷战思维,各国共建、共享、共赢的安全之路,促进国际和区域的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综合安全和可持续安全。

 

中国积极参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行动,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中国积极致力于维护地区稳定与安全,通过亚信峰会、上海合作组织和东亚合作框架等机制,促进地区国家开展防务安全交流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热点问题的和平解决,倡导并践行“解决热点问题三原则”,即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反对强加于人;坚持客观公道,反对谋取私利;坚持政治解决,反对使用武力。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打击恐怖主义、维护网络安全、抗击传染疾病等国际合作,在国际安全事务中发挥着负责任大国作用。

 

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以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为代价。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在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问题上,中国坚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积极倡导以“双轨思路”处理南海问题。

 

此外,中国还须警惕和防范某些国际势力搞“颜色革命”一类“不战而胜”的图谋。鲁难始于萧墙之内,对我国综合安全构成根本威胁的因素,可能在内不在外。我们必须妥谋对策,关键是切实“将自己的事情办好”。

 

(四)文明交流互鉴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赋予中国外交独特的印记,也是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源泉。崇正义、重民本、尚和合、求大同,中国外交将致力于与各国一道破解发展难题,并为之贡献中国智慧,增添中国方案。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国外交致力于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为开展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和社会基础。近年来,中国领导人出访,时常推出中外“文化年”等国家级交流活动,其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全方位的人文交流,广结善缘,加强民心相通,让“中国梦”同各国人民美好愿景实现对接。此外,中国积极举办奥运会、世博会等举世瞩目的国际大型活动,推广孔子学院的教育交流机制等,不仅发挥了“文化搭台、政经唱戏”的作用,也成为展现中国综合国力和形象的重要平台。

 

在新世纪的国际交流中,中国文化需对内“强根固本”,对外“兼收并蓄”。在虚心学人之长的同时,善于“借船出海”,以外界易于接受的方式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此外,国家软实力影响,更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之中。2014年中国入境外国游客达2636.08万人次,出境旅游人次首次突破1亿大关,未来五年,出境游客预计将超过5亿人次。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每个公民个体都可被视为国家形象和文化的“名片”,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愈显重要。民为邦本,水可载舟。以人为本、为民服务,永远是中国外交的天职。

 

四、结语

 

国际格局变化沧海桑田,中国和平崛起邦旧命新。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目标。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思想指引下,具有“大国特色、大国风格、大国气派”的中国外交将以深邃的全球视野,主动塑造大外交战略的顶层设计和全面规划;以恢宏的战略定力,科学、客观地制定近、中、远期阶段性目标;以周密的谋篇布局,积极引领和处理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和多边领域的外交工作;以务实的方针政策,将合作共赢理念落实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各个方面。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外交将不断寻求理想与现实的平衡,积极稳妥共筑命运共同体,进而勇往直前迈向天下大同。

 

(载《国际问题研究》2015年第4期,第1-13页)

 

 

太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太和智库,关注时代需要。
微信公众号:taihezhi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