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迄今为止,“一带一路”倡议吸引了65个国家参与其中,覆盖了全球60%的人口和33%的GDP。国际社会有观点认为,狭义上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大规模基础设施开发战略,而大规模基础设施开发战略常常陷入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太和智库欧洲中心主任Thorsten Jelinek、世界经济论坛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负责人Michael Max Buehler、新开发银行战略与友好关系处处长Sergio Suchodolski、融资增长和基础设施B20任务组成员Pedro Rodrigues De Almeida从过去的发展瓶颈出发,根据多年来对基础设施产业和相关开发项目的分析总结,分享了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希望能够为“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丝绸之路的概念最早由德国地质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于1877年提出,特指连接中国和中亚、西亚、印度及地中海地区的贸易路线。如今,中国正在使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重现生机,致力于和沿线国家共同开发资源、共享资源,建立更加稳固的国际关系。2013年底,习近平主席提议共建新丝绸之路又称“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倡议正在逐步完善之中,其宗旨是促进亚洲、欧洲和非洲间的互联互通;建立并巩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伙伴关系;建立多层次、多模式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样、自主、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各国共同繁荣。
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上,习近平主席总结了“一带一路”的阶段性成果,并强调中国始终追求和平,贸易作为人类与生俱来的活动有助于保持地区长期稳定。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也表示,古丝绸之路精神代代相传,推动着文明的进步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繁荣与发展。
当今时代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将推动国际秩序深刻变革,促其朝向新型多边主义的方向发展。在电力、交通、水利和通信等领域,大型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可实现沿线国家经济和社会的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倡议表明中国愿意共享金融和产业资源,分享过去四十年改革开放的经验,而中国本身也能实现长期发展。
在互联互通及合作的大框架下,“一带一路”倡议有五个主要目标,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从狭义上看,“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历史性的基础设施建设战略规划。中国承诺初期将投入1万亿美元发展基础设施,而即便是保守估计,这一目标也是能够实现的。未来十五年“一带一路”倡议将带来约6万亿美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沿线65个经济体都能从中获益。其中,中国的投入将达到4万亿美元。目前,一些投资项目已在进行当中,包括:投资73亿美元、总长3666公里的中国—土库曼斯坦天然气管道工程,投资460亿美元的中巴经济走廊,投资167亿美元的莫斯科—喀山高速铁路和投资27亿美元的中国霍尔果斯口岸至里海港口城市阿克套的铁路工程。
2017年5月,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国与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欧洲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等6家多边开发银行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主要内容为:
1. 共同加大对基础设施及互联互通项目的支持力度;
2. 建立稳定、多源、可持续的融资机制;
3. 改善贸易环境;
4. 加强沟通协调和能力建设;
5. 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气候变化《巴黎协定》。
中国还在谅解备忘录中承诺建立金融开发多边合作中心,以促进相关领域的行动与合作,同各方一道努力,推动共同发展。
1. 共同愿景:为基础设施战略开发提供跨国及国际支持,提升人民福祉,增强国际命运共同体的国家使命感
“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计划提出五个主要目标,其中首要目标是政策沟通,这一目标旨在扩大同有意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国家的共同利益,建立合作共识,奠定共同开发大规模合作项目的基础。为实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互利共赢和共同繁荣,国际社会的领导者们必须建立对未来的积极愿景,将关注点从被动解决问题转向共同开启和创造未来。
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不断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广泛宣传鼓舞人民憧憬未来、建立自信。前期已取得的成就将有助于达成这些目的。我们不仅要描绘出一幅激励人心的蓝图,也要勇于直面困境,学会在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中寻找思路。在多方参与原则下,必须共同回答长期目标中“为什么”“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寻求共同解决方案。
人类需要这样的愿景,唯此才能进一步规划和建立包容的全球社区,而这样的社区也根植于一个理想的、有利的环境。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提供核心基础设施和城市发展方案,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人们需要幸福的生活,需要人员和思想的自由交流,需要提供关键的服务和商品。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并不断扩大这些基本需求,认真思考如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福祉。因此,“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目标就是为社会提供不可或缺的生活环境,包括安全的居所、清洁的空气和饮用水及物质与社会的相互连通。
在建设一流的共同愿景方面,一个很好的范例是非盟委员会发起的非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PIDA),其合作伙伴包括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非洲发展银行和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的筹备与协调部门。非洲对基础设施建设有迫切需求,而优先行动计划(PAP)提供了最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该计划中的中短期项目一直是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这些项目是实现非洲地区基础设施发展的迅捷途径,并且能够在2012年至2020年间有力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优先行动计划的项目是在区域经济共同体(RECS)的总体规划基础上,经过分析、审核、磋商和表决确定的,是非洲的首要任务。由此可见,确立非洲的首要任务要与非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最终目标相一致。未来的三十年内,非洲的各项行动计划必须符合区域经济共同体的总体规划和非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战略框架。
2. 多边主义:开展开放的多边政策对话,解决公私合营、项目融资、标准化采购、公平竞争等问题,营造互信伙伴关系
营造互信伙伴关系需要建立开放的多方对话机制。国家、区域和地方发展政策及公私合营政策会极大影响私营经济参与重大投资项目的意愿。通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内部及国家之间进行开放的多边主义政策对话,形成清晰的政策框架,有助于国有和私营经济更好地理解促进可持续发展协同增效的核心原则。
在一个不稳定的政策环境中实现公私合作难度很大,而简明有效的政策能使每个合作伙伴清晰解读预测目标和自身角色,同时也能提供公私合作项目的具体细节及合作方式的优点和不足。应该采取更加完善的公私合营模式,推动基础设施开发的全方位变革,包括决策、治理、规划、工程与设计、融资、建设、运营维护和监测等。
世界经济论坛最近在全球范围内发起了一项调查,评估重点城市建设中相关利益方的筹备工作情况。调查结果表明,私营经济在城市建设的决策、规划、设计、实施、运营维护、监测等各个环节上的立场往往更具价值。报告列举了一些具体例子,包括印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债券、爱尔兰Kinnegad-Kilcock高速公路N4/N6段控制预算问题、墨西哥城市交通项目支付机制及澳大利亚悉尼和墨尔本部分城市建设项目规划中的具体问题等。
3. 筹划能力:提升基础设施项目筹划能力,集中资源确保项目落实,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无论是在一国国内还是国际上,基础设施开发都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规划完善、结构完整的基础设施项目也是地区一体化的前提。通过投资建设缩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差距需要吸收私营资本,然而这一过程无疑既复杂又严苛。
世界经济论坛最近发布了一项报告,提出提升基础设施项目筹划能力的原则方法,通过优化项目设计、扩充项目资源可确保基础设施项目得以进一步强化。更加充分的筹备工作将使项目各参与方受益,既能创造更多价值,减小投资风险,又能为私营企业建设或运营新项目赢得更多机遇。更重要的是,加强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会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从而造福地区人民。该报告在总结全球成功范例基础上提出五条原则,包括清晰的目标和明确的战略措施、可持续的融资模式、出色的投资管理、高性价比的增值咨询服务、严格的管理和问责。
巴西发展银行在提升基础设施筹划能力方面提供了良好范例。该银行为增加就业和减少社会及地区不平等,打造巴西经济可持续竞争发展模式,专门设立项目开发部,整合各方力量,提供筹备更加完善的项目,为一些社会领域营造有利环境。一家项目构建公司(EBP)也致力于发展公私合营伙伴关系以推动机场、高速公路、港口、公共交通、公共设施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另一个例子是新开发银行在2017-2021年总体战略中为支持项目筹备而专门设立了特殊基金。
4. 风险管控:努力降低政治和调控风险,提振利益攸关方参与度和信心,确保投资、购买和经营三方发展计划落实
全球基础设施资金缺口每年超过1万亿美元。基础设施项目全周期的不同阶段面临不同的政治和调控风险,包括:规划和建设阶段,可能发生建设许可延迟和来自当地社区的反对;运营阶段,可能会遇到资产管理方面的变化和资产被征用;合同期届满时,可能遇到执照续签或退出限制等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更为普遍性的风险可能影响整个基础设施项目,如基础设施管理条例或税收制度发生变化及官员腐败问题等。
为了降低基础设施项目的政治和调控风险,世界经济论坛最近发布了一项报告,提出建立风险管控框架,并列出20项公共、私营部门及各参与方的联合行动措施。该报告分析了基础设施项目可能面临的各种政治和调控风险及可以加以利用的因素,还提供了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各阶段的政治和调控风险案例,如2009年全长165公里的里斯本—马德里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变更项目内容等。决策者和企业可通过该框架充分了解风险控制手段,学习国际先进经验,更好地管控政治和调控风险。
5. 可持续发展:在《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基础上,秉持可持续、包容和经济适用原则,造福子孙后代
为子孙后代打造新丝绸之路,需要秉持可持续、包容和经济适用原则。基础设施和城市发展产业通过建设重要的基础设施、商业建筑和工业设备,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社会和环境产生着巨大影响。
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发展消耗了全球最多的原材料,产生了超过30%的温室气体,制造了50%的固态垃圾。因此,这方面也是未来解决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关注的重中之重。各国领导人必须认识到,把全球平均气温增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以避免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危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要认识到,按照当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速度,这一目标是无法实现的。
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不仅制造了相当多的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还造成了其他影响,如产生垃圾和污染,消耗水等自然资源。因此,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有责任履行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第三届住房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的有关决议。“一带一路”倡议有望成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平台,所有“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国已经致力于实现这些目标。中国也携手其他146个国家共同签署了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虽然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是最缺乏创新的行业之一,但是借助现代科技,这一行业已经大幅减少了碳的排放。
世界经济论坛经济适用性研究小组对未来建设高质量、经济适用的基础设施和房屋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其系列研究成果强调,要从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着眼,更加全面地看待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必要性。研究小组展示了建设碳中和建筑和在建造过程中减少垃圾的方法。可持续性的基础设施建设须让承包商和施工方有利可图,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控制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并综合考虑长期收益和社会需求等因素。对于商用建筑而言,市场已经十分成熟,需要建造物业能够增值但运营成本低的生态建筑。
6. 创新驱动:引领未来,不断推动科技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过去的五十年,相较于其他行业,建筑行业的生产力一直停滞不前,科技没有取得实质性进步,企业不愿改变传统商业模式。但近些年来,科技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一些企业率先采用先进技术推动项目建设。3D打印、信息建模、无线传感、自动化设备及新型建筑材料正在颠覆传统商业模式。
建筑趋势最新报告显示,建筑行业的变革有助于释放其潜力。从建筑行业规模来看,即使是很小的发展也能为社会带来巨大效益。该报告在研究了许多成功的创新案例和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产业转型框架,并列举了30项具体措施。其中一些措施私营企业可以直接采用,而另外一些措施则需要整个建筑产业链的合作实施。此外,还有一些措施是政府作为监管者或基础设施项目主要所有者可以采用的。
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展示了10个有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成功案例,包括世界上最好的生态建筑—前沿大厦、世界最大的公私合营前沿医疗机构—新卡罗林斯卡医院、水资源领域前沿产业联盟—安格利安水务、世界上最兼具拓展性、经济性和社会性的住房体系—莫拉蒂项目和世界最高建筑—哈利法塔等。
此外,还有一些创业公司和试点项目的成功创新案例,如远大建筑科技公司创造50层摩天大楼建造速度纪录,荷兰MX3D公司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3D打印钢桥,美国ADITAZZ建筑设计公司开发出颠覆性的自动建筑设计技术,盈创建筑科技公司率先研发出3D打印的大型房屋,以及登上2015年《福布斯》最热门创业公司榜的美国UPTAKE数据分析公司。
7. 人文交流:进一步加强相互学习和理解,促进各国人文交流与合作,确保宏伟蓝图的实现
正如牛津大学拜占庭研究中心的主任彼得·弗兰克潘所说,古丝绸之路不是中国通往西方的一条走廊,而是贯通亚欧和非洲部分地区的陆上与海上交通网络。沿线国家、部族和城市始终高度重视这些贸易通道。这些通道不仅推动了沿线各国经济繁荣发展,而且推动了国家间的人文交流。但是,中国并没有成为古丝绸之路的贸易中心、文化中心或经济中心,而是众多贸易国中的一员。虽然冲突与摩擦时有发生,但大多数情况下,沿线各国都能和平相处。领土协定、贸易协定、移民及文化交融为这些国家带来了长期的稳定。
当今世界反全球化思潮抬头,全球地缘政治形势趋于紧张,习近平主席反复提及古丝绸之路,就是为了强调贸易是人类自发活动,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就像硬币的两面:贸易往来促进平衡发展,达成双赢局面;文化交流帮助人民之间相互理解,产生共鸣,加深彼此友谊。世界经济论坛把相关国家作为抽象的市场和基础设施看待,来分析对比各国的绩效指标。而“一带一路”倡议则站在历史的角度将这些国家有机联系起来,这些悠久的历史联系需要重新焕发生机。
新的基础设施、贸易通道、移民和新兴市场将影响现有传统关系模式。农村向城市移民和跨境移民将给“一带一路”倡议及沿线国家带来巨大挑战。目前,世界共有2.42亿移民,其中8200万移民属于南南跨境迁移。“一带一路”的移民也属于跨境迁移。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约2亿中国人从农村迁移到城市,而中国政府将这一史无前例的迁移处理得很好。但是,中国仍缺乏跨境移民经验。在这场变革中,加深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妥善管理迁移,推动人文交流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至关重要。
2017年5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说,“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软实力基础设施,是年轻一代学习知识、培养价值观和开放思想的平台,能够推动建立更加和平包容的社会,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数千年来,丝绸之路已经成为人文交流、宗教交流和文化碰撞的途径之一。这些交流碰撞塑造了各国文明,推动了创新发展,也培养了各种人才。丝绸之路讲述了一段由交流互鉴推动的人类发展史,也提醒我们没有哪一种文化可以一枝独秀。”
8. 以人为本,面向未来:在继承基础上发展新千年的基础设施人类文化遗产
下个世纪的基础设施是什么样子?现在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进行灵活的设计才能满足未来的需求,并为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方向。我们不知道未来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甚至不知道第四次工业革命之后的需求,现阶段只能立足拓展既有基础设施的用途并进行升级改造。然而,人类的需求仍是城市和基础设施设计时要考虑的核心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将确保人民生活质量作为制定经济和科技政策的出发点。
为有效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引发的财富过于集中的问题,需要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个发展模式需要共同努力,在以人为本的经济政策中纳入社会包容性。如此一来,科技和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繁荣及发展机遇就能为工人、家庭及社区更加公平地分配和积累财富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联网聚集并关联了远超人类数量的物品和设备。如今,这种全新的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物联网正在迅速崛起。在这种环境下,人类不应被动地接受科技带来的影响,而应主动利用科技及其影响力。第四次工业革命需要各国政府跳出被动应对的狭隘思维,不只关注提高效率和短期增长,而是积极行动,努力降低新技术带来的社会风险,推动经济包容性增长。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论坛上所言,“我们要采纳新的发展理念,不再争论是否应该采取更多的金融刺激政策和货币宽松政策。我们要开发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抓住新一轮工业革命和数字经济带来的机遇。……我们要讲求效率、注重公平,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领导者应有的担当,更是各国人民对我们的期待。”
太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太和智库,关注时代需要。
微信公众号:taihezhi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