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美国持续污名化“一带一路”倡议并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下简称“本届高峰论坛”)。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特约)、香港大公报副总编辑周德武先生撰文指出,美国货币与财政政策调整引发的全球经济周期性动荡使发展中国家掉入债务陷阱的魔咒,其对中国制造“债务陷阱”的指责是倒打一耙。中国重新审视一些重大基建项目并进行必要的微调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习主席在本届高峰论坛主旨讲话中表明中国将进一步张开双臂,拥抱全球,“一带一路”定是一条机遇与繁荣之路。
与首届派低阶白宫官员出席不同,美国这次干脆缺席。过去两年间,彭斯与蓬佩奥等美国主要官员游走世界,对有关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围追堵截”,美国的指责主要集中在四方面:一是搞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二是在欧亚大陆推行“最具野心”的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扩张;三是在沿线国家制造“债务之海”;四是向落后国家输出过剩产能。用美国副总统彭斯的话说,“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一条有约束力的带”和“一条单向的路”,是“奴役参与国的两根绞索”。
美国对“一带一路”的污名化有一定负面效果,但经不起基本事实的检验,尤其是指责中国制造“债务陷阱”,这完全是倒打一耙。因为没有“一带一路”倡议之前,世界性的债务危机也会周期性爆发,而美国恰恰是最大的祸根。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向拉美大肆借贷,制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债务危机;1997年和199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给东南亚、南美及俄罗斯带来了伤害;2001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及2007年底次贷危机,美国利用其美元一家独大的优势,向全世界滥发美元。尤其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率先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从2008年的约8500亿美元猛增到2014年的约45000亿美元。美国凭借美元的霸权地位,迅速稀释了自身债务,成功地向世界转嫁了危机,许多国家被剪了羊毛。一方面,大量美元流入美国股市,在联邦利率为零的情况下,各类公私基金为了生存,不得已大量购买高风险股票资产,以求抱团取暖;另一方面,美国公司找不到好的投资项目,转而用现金回购自家股票,共同吹大了美国股市泡沫。当前,美股市盈率达30倍左右,与1929年和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前惊人地相似。从2009年第二季度复苏算起,截至2018年底美国经济已“平庸增长”了116个月,接近上世纪末创造的120个月的最长纪录。美国是第一个从危机中走出的国家,并不是说美国的宏观经济管理和反周期的政策有多么出色,而是现有的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是由美国设计和主导,它至今可以继续坐享规则的红利。
正是因为美国熟谙其中的原理,它非常害怕中国借“一带一路”输出中国模式、中国标准和中国规则而动了自己的“奶酪”。其实,从“一带一路”倡议发出的第一天起,中国就向世界昭示此倡议的开放性、透明性,是一个共商共建共享之路,是通过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打造的世界性公共产品。令人欣喜的是,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经过近六年的世界消化,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响应,尤其是意大利和瑞士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倡议备忘录,这在欧洲国家带了好头。如果把亚投行也算在内的话,其实欧洲主要国家都已实质性参与到这个倡议中来。
虽然债务陷阱不是中国制造的,但债务问题的确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截至2018年底,全球公私债务超过244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约80万亿美元)的300%以上。尤其是全球的低增长与高债务形成了一对有毒组合。沉重的债务问题成为悬在世界头顶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由于特朗普发动贸易战,全球经济“同步复苏”的势头被其浇灭,主要经济体开启的“关税互殴模式”更加剧了世界经济脱轨的风险。一方面,自2015年12月以来,美已加息9次,利率逐步接近“中性”。随着美元流动性减少,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金融风暴。去年阿根廷和土耳其的货币急剧动荡,算是这轮债务危机的预演。另一方面,在美国货币政策走到尽头之后,特朗普将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摆上台面,这无疑增加了美元贬值的预期。美元忽上忽下,让投机资本大行其道,难怪掌管1600亿美元资产的美国桥水对冲基金创始人达里奥感叹自己赚的钱实在太多了,呼吁特朗普不能再给富人减税了。可悲的是,美国货币与财政政策调整引发的全球经济周期性动荡成了当下世界经济体系循环中的宿命,也成为发展中国家掉入债务陷阱的魔咒。
美国金融政策的“蝴蝶效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造成了巨大伤害是毋庸置疑的。自去年以来,马来西亚、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国先后放慢或暂停了与中国签订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合作。这是坏事,但更是好事,让中国重新审视一些项目并进行必要的微调更有利于持续发展。基础设施的连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之一,但它投入大、见效慢、周期长、收益低,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属性,而西方的逐利资本对发展中国家的道路、桥梁、机场、港口、电缆等基建兴趣不大,没有一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和情怀是难以推进这类工程的。更重要的是,许多发展中国家还处于温饱阶段,一些项目过度超前建设的确会带来一些承受力的考验。沿线国家大都实行私有制经济,征地拆迁本就十分困难,如果层层截留的贪腐问题渗入其中,中国往往就会被甩锅。加之,人民币国际化刚刚起步,中国商业性银行对大型基础设施的融资服务还跟不上。很多项目的运作还是以美元融资和计价的,中国不可避免地需要承担额外的汇率波动风险,在美国加息的大背景下,这个弊端更加凸显。为此,适当对一些项目进行梳理以避免运作过程中市场及道德的双重风险,也不失为明智之举。从习主席此次主旨讲话中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一带一路”政策、理念及措施的微调,以绿色为底色、吹拂着清朗之风的“一带一路”正展开双臂,准备拥抱世界所有的志愿者。
美国短暂的缺席并不意味着永久缺席。既然美国把“一带一路”放在中美战略竞争的高度加以应对,指望它很快转变观念也是不现实的。好在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同“一带一路”是一条机遇与繁荣之路,那么套用但丁的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美国说去吧!
太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太和智库,关注时代需要。
微信公众号:taihezhi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