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更了解中国、理解中国、亲近中国

2019年10月12日
本文作者:吴海龙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国公共外交学会会长
全文4586字,读完约需10分钟。

 

导语:近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中国报道社解读中国工作室摄制完成的纪录片《之江故事》在北京举行了全球首发仪式。出席活动并发表主旨演讲的嘉宾有:中宣部副部长蒋建国,英国上议院原副议长麦克·贝茨,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国公共外交学会会长吴海龙,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宋敬武。

 

《之江故事》记录了麦克·贝茨先生和夫人李雪琳女士耗时一个月从杭州至温州徒步旅行的精彩故事,以丰富生动的徒步影像和诙谐有趣的语言,传递出生机勃勃、亲切温暖真实的新时代中国形象。在片中,麦克·贝茨带着对减贫、“一带一路”倡议、“两山理论”等中国话题的好奇与思考,走进浙江下姜村、义乌“中欧班列”始发站、磐安古茶场等地,实地感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的探索和实践。麦克·贝茨还以英国政治家的独特视角,记录和讲述了徒步旅行时遇到的中国普通人物的鲜活故事,全景式、多角度展示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70年发展成就的切身体会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10月13日起,《之江故事》将在美国CNBC电视台、华尔街日报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及多个新媒体平台播出。

 

当前国际政治风云变幻,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误解与偏见极易激发信任危机,加强人文交流,深化彼此认知刻不容缓。太和智库将持续身体力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尽己所能深化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识与了解,为营造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国际环境贡献力量。

 

以下为吴海龙先生演讲全文,整理发布,以飨读者。

 

中国公共外交学会会长吴海龙发表主旨演讲

 

麦克·贝茨先生介绍纪录片《之江故事》

 

各位嘉宾:

 

我是怀着对麦克·贝茨勋爵夫妇十分钦佩的心情来看《之江故事》的。一个外国的政治家冒着中国南方的酷暑湿热,徒步三十天,行程五百公里,从杭州走到温州,为了什么?他们行走时穿的T恤衫上所写的几个字,对他们行走的目的做了最好的诠释,那就是“为友谊行走”(walk of friendship)。

 

一个人只要有了一种执着的追求,他(她)就会不畏艰难,一往无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麦克·贝茨勋爵夫妇就是这样的人。

 

《之江故事》以平实的、自然的、日记式叙事的方式记录了麦克·贝茨勋爵夫妇从杭州到温州一路上的所见所闻,鲜活而生动。

 

纪录片中没有大话,没有豪言,更没有大人物、大场面,有的都是凡人小事,有的都是实话实说。这让观众下意识地跟着麦克·贝茨勋爵夫妇的脚步走起来,与他们结伴而行,同身感受,这就是这部纪录片拍摄的高超之处。更为重要的是,观众在不经意中看到了经意的故事,浙江的丝绸、茶叶、珍珠、太极、中草药尽收眼底。纪录片让观众认识了中国的著名影城横店,了解了浙江的生态文明建设,明白了义乌的小商品市场、义新欧班列与“一带一路”之间的关联,以及它们与欧洲、与世界的密切关系。更让人们感知到了习总书记当年四去下姜村为浙江的发展和建设所做的探索和实践,感知了他的扶贫思想形成脉络,感知到了他八次视察丽水时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纪录片让我们以点见面,以小见大,以浅见深,从平处看到了丰富多彩,从细微处看到了宏观要义,这也是这部纪录片拍摄的匠心独运。《之江故事》为讲好中国故事做出了良好的示范,提供了新的启示。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空前提高,中国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引起世界的关注。把一个真实的、立体的、全面的中国介绍给世界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讲好中国故事要解决好三个问题。第一要知道讲什么,第二要知道怎么讲,第三要知道向谁讲。

 

讲什么要精心设计。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中国的变化目不暇接。我们需要知道对方想听什么,想知道什么,有什么不解,有什么疑惑,甚至有什么误解。

 

只有有针对性地讲,有的放矢地讲,才会取得实效。比如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支持者众,但质疑者也不少。如何向外界讲清楚说明白,是我们讲好“一带一路”故事的核心。《之江故事》就从义乌小商品市场、义新欧班列一个侧面讲清了与“一带一路”的内在联系,既浅显易懂,又有一定的说服力。

 

怎么讲大有学问。我们有时习惯于用自己的话语体系向外界讲中国的故事,但常常让对方听得云里雾里,似懂非懂。尽管我们也一再讲要用外界听得懂的语言去讲中国的故事,但我们可能有时并不知道什么是外界听得懂的语言。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之江故事》就是通过麦克·贝茨勋爵夫妇用平常的语言与平常的人谈平常的事,让外界听得进去,听得明白,既不生硬,也不做作,如涓涓细流,潜入心田。这就是一种怎么讲的艺术。

 

向谁讲要有的放矢。讲中国故事必须要看对象,不能不看对象,不分场合,抱着一个脚本讲到底。那样一定效果不彰,甚至出现对牛弹琴的现象。其实不是牛的问题,问题出现在了弹琴人的身上,因为他(她)没找准对象。这几年在我从事的人文交流工作中,常常能看到中方的人拿着一个十几页的稿子,从头念到尾,没有交流,没有互动,连问题也不屑回答,讲完走人。这怎么能起到人家对你了解、理解的作用呢?国外关注中国的人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对华比较友好的人群,一类是对华不太了解或了解甚少、甚至有误解的人群,另一类是对华不友好或敌视的人群。对第一类人群,不管我们以什么方式讲,他们大都会认真聆听并善意理解。对第三类人,无论你采取什么方法,采用什么语言风格,都不太容易让他们信服和把他们说服。关键是第二类人群。这类人占相当的比例,也是我们做工作的重点对象。对这类人就要讲究方式方法,讲究语汇语境,并要循循善诱,苦口婆心,不厌其烦,耐住性子。只有这样才能起到解疑释惑、增进了解的作用。

 

二、讲好中国故事要创造条件让他们看实地、看实景。百闻不如一见。前年,我陪一个欧洲国家的议会代表团去西藏参访。他们是带着对西藏的诸多疑问,甚至怀有警惕的心理去的。我们安排他们参观了布达拉宫、大昭寺,逛了八廊街,还参观了罗布林卡和唐卡画院。我们让他们与当地人喝茶聊天,吃当地的藏餐并与有关部门进行座谈。当他们亲眼目睹了修葺整洁的布达拉宫、香火旺盛的大昭寺、络绎不绝顶礼膜拜的善男信女、繁华热闹的八廊街,他们真实感受到了西藏的进步,看到西藏的文化并未遭到破坏,而是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传承,他们也看到了西藏宗教信仰的自由。我不敢说他们心中的疑惑全部释然,但至少他们对西藏有了一个不同于他们原来心里想象的新的认识和了解。在他们离开西藏时竟然表示西藏是他们的第二故乡,他们的心留在了西藏。

 

我在外交学会工作时还接待过一个加拿大议员代表团。他们多数人都是第一次来中国。他们对中国有限的了解大多来自加国内媒体且都很片面。对他们的访华行程,我们没有刻意安排,而是事先问他们想去什么地方,想看什么东西。按照他们的想法安排了他们的行程。经过一周的访问,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彻底颠覆了之前对中国的印象。他们对中国的发展成就感到震惊,对中国人的坦诚开放、热情自信由衷地钦佩。

 

三、讲中国故事或进行人文交流需寻找双方的共同点。我很赞赏麦克·贝茨勋爵在纪录片最后所说的一段话,“我意识到意识形态经常导致人与人之间产生分歧,但文化总是把人们联系在一起,心心相通。”是的,只要能超越意识形态的分歧和隔阂,不同国别的人们能在一起沟通和交流的话题就很多,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就可以缩短。中国几十年来的改革开放,与西方国家的交流和合作,早已超越了意识形态的藩篱。只是时至今日仍有一些人还固守着以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划线的思维定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不同意识形态国家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这不能不令人遗憾。

 

四、讲好中国故事的核心和基础是要做好我们自己的事。7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近14亿人基本摆脱了物质短缺,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这就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底气和自信。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给世界提供的机遇,中国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全球治理提供的新路径等等,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中国精彩故事的高光亮点。但我们必须清楚许许多多的国外人士对中国的了解还是一知半解、一鳞半爪,就连不少国家的很多政治家都还从来没有来过中国。我在中国驻欧盟使团工作期间做过一个调查,欧洲议会共有700多名议员,来过中国的不足半数。我在担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三年多的时间里,接待了好几百个外国代表团,有上千人。他们多数都是第一次来中国,对中国的了解十分有限。因此,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加强人文交流任重道远。

 

五、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有一大批会讲故事的人。这批人既要懂中国,又要懂外国;既要懂政策,又要有专业;既要懂中文,又要懂外语。坦率地说我们这方面的人才远远不足。这与我们有着近1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地位不相称,与中国走向世界的要求不相称。在世界上每年举行的许许多多的大小论坛和会议上,几乎言必谈中国。不讨论中国问题就不能尽显会议的重要性。但很多时候,中国都是缺位的。经常是一帮外国人讨论中国的问题,而无中国人参加。今年9月底,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在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了一个边会。出席会议的有一百多位前政要和国际知名人士。会议只邀请我一个中国人去主持一场关于中国问题的专场讨论。我答应去参加,但由于国庆前我需参加不少相关活动,无法脱身,会议又变成了一场没有中国人参加,只有外国人讨论中国问题的专场。可能有人会问,我们为什么不能多派点人参加这一类的会议呢?问题是我们派不出具备前面所说条件又有一定国际认可度的合适人选啊!

 

因此,当务之急,我们必须要尽快培养和造就一批会宣讲、懂传播、能交流又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才。这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需要,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需要。

 

六、交流与传播,既要向对方讲中国的故事,又要听对方的故事。千万不能走“单行道”,搞“一言堂”。最近我碰到的一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九月底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与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一场“我眼中的新中国七十年”发展中国家媒体论坛。有7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记者参加。与会的记者在会上盛赞中国七十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讲得非常给力。但也有发展中国家的记者在会上的发言中指出,“你们不能仅让我们讲你们的故事。我们国家也有很多好的故事。我们可以互鉴互学啊!”我当时听后一怔,虽然觉得这问题提得有点儿太直白,但又觉得有一定的道理,应该接受。因此,我在会议最后的总结发言中强调以后举办类似活动,一定要双向交流,既要讲中国的故事,也要听对方的故事。

 

七、要丰富交流与传播的手段。科技发展为我们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了丰富的手段。我们应顺应传媒格局的深刻变化,综合运用各种对外传播载体和产品,创新交流的方式和方法,提高传播效果。其中,通过外媒外嘴讲中国故事更有吸引力,更容易让外界接受和认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之江故事》就是一种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好形式。

 

各位嘉宾,中国仍然在发展进步中,中国的变化一日千里,新事物、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我们必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们要不断地把一个充满活力的、鲜活的、真实的中国的故事讲给世界,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理解中国、亲近中国。

 

最后,我预祝《之江故事》全球上映成功!并向这部纪录片的主人公麦克·贝茨勋爵和夫人李雪琳女士致以敬意!同时也感谢导演菲奥娜·麦格雷迪和摄制组的精心制作以及为这部影片付出的心血!

 

谢谢!

 

吴海龙会长与麦克·贝茨先生和夫人李雪琳女士合影

 

纪录片《之江故事》首发仪式现场

 

 

太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太和智库,关注时代需要。
微信公众号:taihezhi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