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代表团到访太和智库

2019年11月08日
全文964字,读完约需2分钟。

 

11月7日上午,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代表团到访太和智库,与智库部分研究员围绕中美、台海、朝核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会议期间,双方坦诚而充分地表达了对相关问题的看法意见。

 

座谈会现场

 

当前,中美关系正处于新格局形成前的过渡期,竞争的一面凸显,但相互依存的一面依然存在。中美关系的嬗变不仅对两国,同时也对亚太和全球的经济与安全产生深刻的影响。中美关系有必要增强韧性与弹性。

 

中美建交40年来,双方在政治体制与意识形态方面始终存在差异,而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长,中美在相关领域的矛盾也逐渐浮出水面。对此,美方专家表示,美国并非想要改变中国的体制,也不想颠覆中国政权,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美都必须要对自身做出调整与改变,以适应新的形势与环境。美国在分析中国的世界地位时,认为中国对于自身的认知和定位并不准确,中国已不再是“发展中国家”。

 

美方专家表示,当美国提及“台湾”时,更多强调的是对台湾地区的安全承诺、责任义务等情感因素,而非地缘战略价值。从地理上看,台湾地区对日本的地缘战略价值更重要。事实上,如何避免台湾地区成为中国大陆的“地缘政治工具”是美国的一个重要考量。但有一点也不可否认,由于受到马汉“海权论”的影响,美国海军一直非常看重台湾地区的地缘战略位置,而从近期美国国防部释放的信号来看,美军对台湾地区在军事战略上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重视。

 

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美国一直坚持无核化的立场。美方专家认为,中美应加强合作,推动朝鲜半岛的无核化进程,但除此之外,朝鲜半岛还有很多其他问题需要处理,比如生化武器、化学武器、网络战等。长期看,中美必须找到一个共同认可的方案来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并实现战略上的平衡。

 

我方专家认为,从认知角度讲,简单地用“战略竞争”“新冷战”“地缘政治”“脱钩”等概念定位和处理中美关系未免太过局限,且极易令双方做出情绪化的反应。特别是在美国政府对华言论和政策缺乏连贯性的背景下,中美双方都需要更多地保持理性,并在双边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中美关系目前正处于一个微妙而敏感的历史时期,也正因如此,双方之间的沟通对话才愈加显得弥足珍贵。未来,太和智库将继续发挥民间机构的优势,搭建更多平台渠道,进一步增进中美在不同领域的交流互鉴,为维护中美关系的稳定与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与会嘉宾合影

 

 

美方代表团成员名单:

苏珊·艾略特(Susan M. Elliott)女士,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主席、CEO,曾任美国南亚和中亚事务助理国务卿、美国驻塔吉克斯坦大使;
薄瑞光(Raymond Burghardt)先生,曾任美国驻上海总领事、美在台协会主席;
董云裳(Susan Thornton)女士,曾任美国亚太事务副助理国务卿;
马克·托考拉(Mark Tokola)先生,曾任美国驻英国大使馆政务及经济事务公使衔参赞;
罗依·丹尼尔斯(Rorry Daniels)女士,现任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亚太安全论坛项目副总监。

 

 

太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太和智库,关注时代需要。
微信公众号:taihezhi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