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财经(2020年8月刊)》对2020年7月全球财经热点事件、宏观经济走势和金融市场走势分析如下:
1.从“经济断层”到“金融断层”。金融市场中供给方与需求方的断层现象同实体经济一样明显,有资金供给,也有资金需求,但需求和供给无法匹配。国内的终端需求尚未恢复,实体通缩,金融通胀的趋势暂时不可逆转,但是中国的企业相比国外供应链较为完善,得以通过将重心内外转换来缓解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带来的压力,同时从长远来看,为了避免金融泡沫破碎带来崩溃性的影响,脱虚入实、发展实体经济势在必行。
2.“四象限”分析美国政经走势。美国经济继续下行,美联储加印钞票、扩大债务,美元信用进一步被消耗,相关的实体商品、金融衍生品等资产价格将继续走高。同时,特朗普对外鹰派政策强化,全球冲突加剧。
3.中国经济确立“分化”复苏。总体来看,中国制造业PMI连续5个月位于荣枯线上,在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后,中国经济整体上保持了温和扩张的态势。然而,当前的经济复苏存在非常严峻的结构性问题。不同企业、行业、国别间的分化程度进一步加大,尚未出现弥合趋势;生产端的快速复苏与需求端缓慢恢复的“速度差”拉低了整体经济复苏的“成色”,尽管中国经济处于扩张区间,但经济回弹的可持续性值得进一步关注。
4.中国价格走势评述:价格走势符合预期,但结构化数据反映出疫情对经济的长期影响远未终结,总体数据的温和与结构数据的萎靡并存,终端需求复苏颇为困难,预计未来一个季度内,CPI与PPI指数均保持小幅度上涨态势。其中,CPI上涨动力来自生猪供应缺口有所扩大,价格走高。PPI降幅收窄则很大程度上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回升的影响。
5.中国外贸走势评述:考虑到国内外抗疫“时间差”的红利仍在支撑出口,防疫物资出口的支撑仍然不可忽视,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仍是全球贸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2020年7月出口增速远超市场预期,创造年内新高,继续呈现出过去半年来韧性较强的特征。进口方面,2020年7月继上月大幅增长后有所回落,略低于市场预期,主要是因为大宗商品价格下滑的拖累。
6.中国投资走势评述:总体来看,2020年1-7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回暖,其主要原因是房地产投资的强势回暖,尽管在“房住不炒”的大环境下,但当前消费的整体疲弱以及外贸不确定性持续走高使得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更为凸显。尽管过度依靠地产投资来拉动经济存在诸多弊端,但在当下整体需求难以回暖的背景下,投资增速在第三以及第四季度仍然有着稳步回升甚至超预期运行的基本面。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持续分化,在基建投资与制造业投资的边际已经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地产投资将仍然保持超预期的“韧性”。
7.消费走势评述:2020年7月消费数据降幅的继续收窄符合前期预判,但无论从单月数据还是累计数据看,疫情对消费和收入的冲击并未缓解。消费数据绝对值走高的主要原因来自必需消费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以食品类为代表的必需品消费回弹仅能说明疫情的影响正在消退,并不足以证明终端需求的真正回暖。“报复性消费”迟迟无法到来,需求复苏任重道远。从长期来看,支持消费可持续增长的基本面并不乐观,消费数据增长的可持续性值得担忧。
8.工业增加值走势评述:尽管中国工业增加值的增速有一定的恢复,但从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角度看,中国以工业为代表的供给侧已经受到了非常严重的供需断层影响,供需断层导致的产成品与订单的不匹配是造成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走弱的主要原因。恢复的产能无法及时转化为有效的订单,工业企业便失去了提高企业效率的基本面,上游企业的复苏将长期受到下游需求的拖累,因此工业回弹的可持续性值得长期关注。
9.社融数据略低于市场预期。自今年以来,政府部门的直接融资占社融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这固然和今年的财政安排有关,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现在的复苏是以政府加杠杆创造需求为前提,可持续性并不强。虽然今年上半年的社融数据表现亮眼,7个月完成了今年75%的目标,在充裕的流动性支持下,资本市场表现亮眼,但这是典型的“金融通胀,实体通缩”。央行收紧货币政策也是出于控制资金在金融体系空转却不支持实体的问题。
10.股票市场“上有顶,下有底”。2020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国内股票市场整体变化不大,上证综合指数、深证综合指数和创业板指都在一定范围内窄幅震荡。现今股票市场处于“上有顶,下有底”的状态中,市场上行和下行的动力都明显不足,接下来市场大概率会保持现状,等待新一轮政策出现再呈现明显的走势。目前势态尚不明朗,进入股票市场获取投机性利润的可能性较小,故不推荐在股票市场中过多投资。
11.债券利率中枢“先下后上”。2020年8月的债券市场走势与《太和财经(2020年7月)》的判断基本吻合,8月债券市场利率中枢整体呈现“先下后上”的态势。债券市场利率中枢往上的空间依然有限,存在一定的投资机会。从交易层面来看,债市对经济复苏和货币政策边际收紧的预期交易较为充分,做多利率在赔率上具备高性价比。交易性仓位总体偏低,这也使得做多债券具备较好的弹性。
12.大宗商品中期向好,短期震荡。大宗商品首先在8月初迎来一波涨势,这一波涨势一方面是受7月份PMI数据影响,经济扩张速度有所增加,表明需求向好,拉动了大宗商品,尤其是原材料商品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则主要受美元指数影响,8月初美元指数因债务扩大和货币增发的原因下跌,这一因素也带动了商品价格的升高。然而,随着世界各地研制疫苗的进程逐渐步入后期,贵金属的避险需要较之上半年已略显颓势,加之美元指数波动性较大的影响,接下来金银合约价格的稳定性大概率不容乐观,贵金属合约的波动性也会比较大,投资贵金属时仍需谨慎对待震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