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的可持续消费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里的关键指标,餐饮浪费的问题是全球热点话题。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推进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上述机构代表于10月16日(联合国世界粮食日)共同在太和智库举办“抑止餐饮浪费的社会行动政策机制”研讨会。
光盘行动发起人徐志军先生认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自2012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晒出光盘并呼吁从餐桌浪费开刀以来,在党的十八大和中央八项规定大背景下,凭借移动互联网,光盘行动得以成长和壮大。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影响下的世界粮食产量和流通出现变数,中国的耕地红线、资源环境承载力处于紧平衡状态,每亩增产已经接近天花板,在这个时候未雨绸缪,厉行节约就显得尤为重要。光盘行动关系到传统美德,关系到党风廉政,关系到粮食安全,关系到节约资源,关系到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理念的践行,更关系到人民健康。从最初微博上的孤独行者,到2013年光盘行动的崛起和2020年再度热议,光盘行动在全社会已普遍形成共识。而它所面临的最大阻力是传统的消费理念,最难的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坚持。我国要加强食育教育,日本的经验可以借鉴。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所长董战峰先生指出,生态环保工作从注重直接减排到关注餐饮等间接减碳,不仅要有所创新,更应有所作为。抑止餐饮浪费是社会系统性行动,需要政府、国际机构、智库、社会公益团体和企业共同参与,形成长效机制,不断推进社会行动机制的构建。
文明杂志社社长娄晓琪先生指出,当前粮食问题的解决要通过改变生活观念、改变不良习惯和改变生活方式,同时改变不同阶层和不同环节的专业人士对粮食危机问题的认知。文明杂志的提法是“新时代文明工程餐桌革命”,包括疫情前倡导的“一分、二公、三自带”,以及节约粮食为目的的“一德、二智、三美味”。用新时代文明工程推动光盘行动,重要的是对问题关键环节及有效解决办法的认知。从粮食生产、流通、加工到消费,各个环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这是开放系统性的问题。光盘的含义很丰富,光盘要合理,光盘要健康,光盘要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光盘行动”课题组负责人潘杰女士指出,食物浪费给全球粮食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统计,全球供人类消费的粮食中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约13亿吨)被损耗或浪费,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面临严重粮食危机的人口可能增至2.65亿。在中国,食物浪费是粮食安全的重大隐患,造成了大量无必要碳排放,也带来了沉重的环境成本和垃圾处理成本。传统的行政令和道德倡导两种方式的光盘行动没能做到主体性动员、也没能建立长效机制。建议引入“互联网+公益”的模式,并结合中国社会的特点,针对不同人群,采纳熟人模式、按受众群体的社会文化属性作定制化的同理心培育及类单位传统的组织化推广模式等,来推广光盘行动;建议建立全社会数字管理框架;建议出台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来吸引更多企业和社会组织加入共享共治的平台;建议纳入生态文明框架下,加入更多的协调机制,设立对餐饮浪费治理、垃圾分类、绿色社区建设的综合治理体系;建议加强食育教育,食育课程应列为公识课在全社会推广,培育公众绿色的生活习惯;建议借助“互联网+公益”的激励模式,结合线下法规的奖惩体系,形成线上与线下双向奖惩制度,建立杜绝餐饮浪费的规束机制。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项目经理陈孚先生介绍了该组织的“Stop the waste”项目,指出国际组织的策略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调整细化,利用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借助新媒体手段动员。相关活动应该有一定的量化指标或者标准,并据此进行相应评价和奖惩。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郑莉霞女士介绍了该组织正在实施的致力于可持续消费与生产的“转型-亚洲区域政策宣传项目”的研究成果,如中国促进可持续消费的政策现状和分析。她指出,减少食物浪费,不只需要消费者行动和面向公众的宣传,也需要企业、社会机构和研究机构共同行动。既要有政策,也需要市场化的工具,比如包含减少餐饮浪费标准在内的对餐厅、校园的绿色建设认证等。除了提倡减少餐桌上的食物浪费之外,还需要做一些延展,比如宣传健康饮食、适量消费,或多选择当地应季的食物,减少长途运输带来的能源消耗、资源消耗以及可能因运输造成的过期食品、食物的腐烂等,这些都是粮食损失和浪费很重要的环节。同时让企业更积极地参与进来也是非常关键的,比如零售行业怎么优化配送以减少过期食品,减少仓储;餐厅提供一些小份菜或者新食材的加工方式等。希望能够从中国的实践中总结出经验,分享给区域的国家,带动区域向可持续消费与生产转型。
世界资源研究所粮食和土地利用联盟的赵海军先生指出,应该从对食物系统进行整体变革的角度看待减少粮食浪费和损失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峰会上提出了2060年碳中和[1]的目标,食物系统在其中的作用非常关键。目前能源领域、工业领域节能减排的空间越来越小,但在农业食品领域还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应该采用“目标、测量、行动”的思路,核心是对节粮减损的目标和进展进行量化。他提出三个建议:制定目标并执行;以2060年碳中和作为核心目标和愿景动员全社会设定目标,参与到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过程中;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应该作为应对疫情和潜在粮食安全危机的重要措施。
世界自然基金会于鑫女士指出,约从1970年开始,地球可再生资源生成速度已落后于消费速度,所以有了地球“超载”的概念。世界自然基金会一直致力于通过全链条的努力,在工作层研究、调研合作、企业试点、政策建议、公众宣传等几个方面开展不同维度的工作。她强调,对于食物浪费的认识应该全面考虑,并且应以预防优先。她同时建议:政策需要因地制宜,注重细节和落实;对于创新性实践和工具的支持不只是推广,可考虑用金融、税收等综合手段激励整个市场向减少食物浪费的方向发展。
会上,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李娜女士代表该院课题组发布了《餐饮浪费的资源生态环境影响与对策报告》;光盘打卡创始人柳济琛先生发布了《光盘打卡碳减排量核算报告》。
在圆桌交流环节,大家主要就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粮食浪费问题背后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的改变问题;传统文化里的待客之道传承与革新问题;生态问题越来越与每个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相关,责任成为生态公益的伦理基础,这客观上要求生态公益要全民化,但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不同社会的文化,应如何进行个体化的设计;如何充分发挥科技感和想象力的作用;如何将营养学与避免浪费进行有效关联;如何收集更多好的实践和案例,做一些深入分析,把这些形成案例集向各方面宣传和推广;如何推动主管部门的横向合作;如何借鉴国外基于目标测量行动机制的有效经验;如何更有效地影响食物提供者和消费者的行为方式。
会议总结阶段,大家一致认为,类似餐饮浪费这样反复提出但又长期无法根除的看似简单的基础问题,背后都有其复杂的系统原因。因为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往往跟很多生活环节都密切相关。但是,这些环节都没有或都缺少认真了解它存在的结构及它存在的前因后果,解决问题需要联合各界专业力量形成合力,持之以恒,拉开,做细,系统剖析,综合施策,做好传播和普及教育,塑造“结构合理、系统有效的新时代文明工程”大生态,让大家为拥有美好而健康的生活共同行动起来。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