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欧洲动态”(Euractiv)网站11月4日报道,欧盟委员会将对屡次违反“非法在线内容管理”规定义务的平台处以罚款和制裁,这是即将出台的《数字服务法案》(Digital Services Act)的一部分。这些制裁机制将使欧盟在这一领域的法律规定更接近欧盟各国采取的措施,包括德国的《网络执法法案》(Network Enforcement Act)。德国法案规定,如果在删除非法在线内容方面出现系统性失误,将面临最高5000万欧元的罚款。从广义上讲,《数字服务法案》将在内容审核、在线广告以及算法透明性等领域引入新规则,将于12月2日与《数字市场法案》(Digital Markets Act)一起提交至欧委会。但对于被认为“有害”但并非违法的在线内容,欧委会很可能不采取严格的新规定。
据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 Europe”11月4日报道,法律专家警告称,欧盟在寻求“数字主权”时有可能违反国际法。《数字治理法案》(Data Governance Act)草案要求将公共部门的数据处理限制在欧盟范围内,以及处理数据的企业必须是欧盟的合法企业,这引起了强烈抗议。法律专家表示,这一草案规则可能会违反欧盟的国际贸易承诺。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定,欧盟必须允许外国企业进入其市场进行数据处理,并且禁止强迫外国企业在欧盟内部建立合法公司。专家认为,草案关于“数据共享服务的供应商和数据收集公司必须是欧盟合法公司”的规定是“特别恶劣的违规行为”。
“欧洲动态”(Euractiv)11月9日发表巴黎政治决策研究中心(Centre for Study and Research for Political Decision)主席尼古拉斯·坦泽(Nicolas Tenzer)的评论文章,他认为欧洲的战略自主权及其保护公民数据隐私的能力可能取决于《数字服务法案》是否能跟上中国对欧洲日常生活的影响。欧盟《数字服务法案》将加强其对数字技术公司的监管制度。欧盟不仅要与谷歌、苹果、脸书和亚马逊等美国公司竞争,还要与迅速占领广泛科技领域的中国公司竞争。欧洲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备受压力,为进入中国市场而被迫向当地合作伙伴“转让技术”。这些现存的障碍使欧盟必须采取措施来应对数字技术带来的挑战。在每个成员国仍在安全要务上各自为政的情况下,欧盟根本不可能在新技术方面建立战略自治。寻求全球竞争的欧洲企业背后,缺少一个统一的欧盟。
欧盟制订的《数字治理法案》与《数字市场法案》相配套,两者都在欧盟谋求“战略主权”的背景下产生,是欧盟强化数据主权的具体体现,分别从安全和经济角度维护欧盟数字领域利益,二者相互支撑,互为补充。面对外部激烈的地缘政治竞争压力,一方面欧盟打着坚持开放、平等、公平的旗号,通过规则来要求其他经济体“削弱”主权减少管控,以谋求更大的市场空间和更多的利益。另一方面,欧盟自身则“说一套做一套”,以安全为由不断通过制定规则的方式对外国企业、投资设定更多的管控标准,划定更多不能逾越的界限,这既有强化权力、维护安全利益的考虑,更有维护欧盟内部信息企业经济利益的需求,力求通过保护措施支持电信企业发展,以扭转目前欧洲信息企业在技术和制造方面相对落后的态势,进而与美国、中国等进行竞争。欧盟即将于12月初审议《数字治理法案》与《数字市场法案》。中国是两份法案重要的针对目标之一,因此我国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需要认真研究其内容、潜在影响进而制定相应对策,亦应学习借鉴欧盟重视制定规则和标准的做法,以先进和强大的产业能力为支撑,用更先进的规则和标准来谋求产业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
据美国《外交学者》(The Diplomat)杂志网站11月5日报道,德国国防部长卡伦鲍尔(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重申德国希望在印太地区发挥更大作用。卡伦鲍尔认为,印太地区的自由航行正受到威胁,尽管德国的印太战略并不针对任何国家,但德国显然日益对中国在印太地区和全球范围内的强硬行为感到担忧。卡伦鲍尔将德国的战略挑战置于德美中三角关系中,中美战略竞争日益激烈,德国与中国保持着紧密的经济联系,而德国也与美国具有“价值观基础上”的伙伴关系。她表示,美国仍然是欧洲不可或缺的安全伙伴,欧洲繁荣有赖于印太地区保持规则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欧盟和北约必须在该地区发挥更大影响。
据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 Europe”11月9日报道,德国外交部长马斯(Heiko Maas)承诺拜登政府上台后,德国不会削减国防开支,不会放弃北约承诺。马斯表示正如其他北约盟国一样,德国已经承诺增加国防开支。他认为拜登不会像特朗普那样关注北约国防开支目标。
《外交学者》杂志网站11月7日发表评论文章,基于英国皇家海军派遣航母前往太平洋行动分析英国在印太地区的野心。按英国国防部目前正在制定的计划,英国皇家海军一年后将向亚洲部署十余年来的最大舰队,由其最大军舰“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领衔,大约9到10艘其他军舰随行,其中可能包括一艘来自北约盟友的船只。船队将访问东南亚,可能参加纪念“五国防御安排”(FPDA)50周年的海军活动,增强英国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军事联系。舰队将驶过南中国海,很可能将与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举行联合军事演习。5-6个月后,舰队将返回英国。英国皇家海军舰队司令杰里·基德(Jerry Kyd)认为,航母可以完成传递战略信息、力量投射、促进海军外交和贸易等多项使命。虽然在俄罗斯重新崛起带来的威胁下,欧洲和大西洋仍是英国的战略重心,但英国海军正在“回归”印太地区。
伴随亚太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和地区安全形势日益紧张,近几年欧洲国家亦增加了对该地区安全领域的关注,通过派遣军舰到南海巡航、与伙伴国进行军演及出售武器装备等方式扩大影响力。从近代历史看,欧洲国家多是亚太地区的宗主国,与地区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现实角度看,亚太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重心,中国、日本、韩国及东盟是欧洲的重要贸易伙伴,对欧洲经济有重大影响。这一地区还有许多伊斯兰国家,会与欧洲的安全及反恐等产生重大联系。同时,英、法、德等国与美国同为北约盟国,拥有共同价值观。面对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快速上升,在美国因素影响下,欧洲基于多重利益考量,开始不断增强在亚太地区安全影响力,未来可能还潜藏着北约南下东进与美日韩同盟南下西出,在南海和印度洋进行联手的风险。但从目前看,欧洲向亚太地区派遣军舰更多是表态或向美国“交差式”的行动,与美国的战略意图有本质区别,但这种趋势会持续,数量也会逐步增加。
据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11月10日报道,各界正敦促欧盟加大打击伊斯兰恐怖主义的力度,扩大加密网络通信的获取渠道,制裁恐怖袭击后依然拒绝“融入社会”的移民。欧盟现任轮值主席国德国起草的一份欧盟宣言草案呼吁成员国“维护共同价值观和欧洲的生活方式”。该草案将于13日获得欧盟司法和内政部长理事会的各成员国部长批准,呼吁欧委会和成员国利用现有和即将出台的监管法律对互联网非法内容进行监管,从而“系统地采取行动防止极端主义行为”。草案还强调,各国政府应“考虑数据加密问题,以便主管部门能够在恐怖袭击案件中更好地利用数字证据”。
据“欧洲动态”(Euractiv)11月4日报道,德国和法国希望欧盟各国加强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的合作,分享情报信息,但欧盟成员国缺乏互信。此前法国与德国发表联合声明,敦促欧盟采取更强有力的联合措施打击恐怖主义,德国将把联合打击恐怖主义事宜加入11月13日召开的欧盟内政部长会议议事日程中。德国对外政策委员会恐怖主义和安全问题研究员亚历山大·里茨曼(Alexander Ritzman)指出,联合行动是正确的方向,数据和信息共享对于欧盟反恐合作至关重要,恐怖分子跨国界协调行动的加强意味着单个国家难以有效应对恐怖活动威胁。但问题在于,各国情报部门之间缺乏互信,建立欧盟层级上的情报共享机制迫在眉睫。11月11日举行的欧盟财政部长会议将讨论如何阻断极端组织的资金流动问题。德国财政部希望在会上就打击洗钱等问题达成政治协议。
据“欧洲动态”(Euractiv)11月6日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欧盟必须重新考量申根区的边境开放政策,加强边境管控,建立适当的边境部队以维护边境安全。鉴于恐怖组织通过非法移民渠道将恐怖分子输送至欧盟国家境内,欧盟必须采取更严格的控制措施遏制偷渡等非法移民行为。马克龙表示,他将在12月举行的欧盟峰会上提出有关欧盟边境管控的具体议案。据悉,2019年约有62.8万名非欧盟公民非法偷渡至欧盟境内,较2018年增长了10%。
综合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Anadolu Agency)、俄罗斯卫星通讯社(Sputnik)和“德国之声”(DW)11月10日、11日报道,法国、奥地利、德国、荷兰和欧盟领导人于10日召开线上视频峰会,讨论欧盟应如何应对近期激增的恐怖主义活动威胁。本次峰会由法国总统马克龙发起,由马克龙和奥地利总理库尔茨(Sebastian Kurz)主持。各国领导人表示应收紧欧盟申根区的边界管控以应对一系列伊斯兰极端主义袭击。在会后联合记者会上,马克龙呼吁欧盟形成快速、协调的应对机制,防止欧盟难民庇护政策被极端主义分子利用,任何一个国家出现的安全漏洞都将是对整个欧盟安全的威胁。马克龙呼吁改革欧盟签证制度,加强各国警方和情报部门的合作。奥地利总理库尔茨警告称,欧洲正面临越来越多的宗教极端主义势力威胁。库尔茨呼吁欧盟加快清除暴力极端主义的意识形态根源。荷兰总理吕特(Mark Rutte)表示,仇恨、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是所有欧洲国家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在抗击极端主义时,欧洲需避免对穆斯林和移民群体的污名化。德国总理默克尔强调,欧盟计划在2022年建立新的出入境监管体系,监控非申根区国家公民的出入境活动和数据,包括生物特征数据。早前,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呼吁建立新的欧盟机构以监管伊玛目(伊斯兰领袖)的培训活动,并预防伊玛目及其信徒“传播仇恨”。米歇尔表示,欧盟应当尽快建立自主培训伊玛目的欧洲机构。
法国、奥地利发生恐怖袭击再次为欧洲敲响了警钟,亦使其内部存在的矛盾分歧凸显。欧洲恐怖主义在本质上是经济危机导致的社会危机。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经济生产动能不足、实力不断下降的背景下,其固有的政治制度、宗教文化、社会治理等方面矛盾凸显,大量来自中东、非洲的移民(难民)处在社会底层,在宗教信仰、阶层身份等方面极难融入主流社会,特别是近几年伴随欧洲移民数量和民粹主义思潮同步上升,这种价值观矛盾和身份认同危机更加严峻,进而导致族群对立和社会危机加剧。从当前应对恐袭态势看,欧洲面临着自由开放与管制保守的困境,更深层的是欧洲一体化道路的困境。为推动经济发展、欧盟一体化进程和解决老龄化问题,需要保持信息、边境等领域的自由开放和吸收移民,但面对严重的恐袭和经济困难,迫切需要加强对网络、边境和移民数量的管制。因此,欧洲的恐袭问题极难解决,目前采取的加强网络、边境和对伊玛目的监管措施都是治标而非治本之策。
据美国《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11月9日报道,阿塞拜疆外交部于当地时间9日对意外击落俄直升机这一事件表示歉意,并表示愿意赔偿。该事件造成两名俄罗斯士兵死亡,一名受伤。俄罗斯国防部在一份声明中说,其米-24武装直升机在亚美尼亚境内飞行,但靠近阿塞拜疆纳希切万地区的边界时,被一枚便携式防空导弹击落。声明表示,当时这架直升机正在护送一队俄罗斯军用车辆,这些军用车辆被派往亚美尼亚的一个俄罗斯军事基地,飞机残骸坠落在亚美尼亚领土上。而阿塞拜疆外交部在一份声明里表示,这架直升机一直在阿塞拜疆军队附近低空飞行,且之前从未在这个地区见过俄罗斯直升机,所以当时决定向它开火。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同意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以下简称“纳卡地区”)全面停火。据英国广播公司新闻频道(BBC News)11月10日报道,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俄罗斯签署纳卡和平协议,结束围绕纳卡争议地区的军事争端。和平协议规定,亚美尼亚应把所占据土地归还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将在未来几周从冲突临近区域撤军,两国将交换战俘,冲突地区的经济和交通联系将逐步恢复。该协议于当地时间11月10日凌晨1点生效。约1960名俄罗斯维和部队军人将部署在纳卡地区,巡逻冲突前线地区。土耳其也将参与维和行动。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Nikol Pashinyan)称该协议“对亚美尼亚人民来说十分痛苦”。9日晚亚美尼亚国内爆发抗议活动,抗议者冲向政府大楼、议会和总理官邸。
纳卡地区虽获国际社会承认属于阿塞拜疆,但居民多为信奉基督教的亚美尼亚人和土耳其穆斯林。自今年9月27日以来,尽管正面临新冠肺炎疫情挑战,但两国再次爆发自1992年以来最严重的冲突。一方面,纳卡地区的武装冲突与宗教和民族问题紧密相关,也包含经济与能源方面的利益角逐。另一方面,更深层次原因在于俄罗斯和土耳其的大国博弈。俄罗斯和土耳其分别在两国都有利益连接。俄罗斯为极力维护其在高加索地区的“老大哥”地位,努力限制土耳其的地缘影响力。阿塞拜疆加强同美国和北约的军事合作,土耳其公开支持阿塞拜疆。此次停火显然是在阿塞拜疆军事上占据优势,而又发生“误击”事件后,俄罗斯借势强力介入的结果。在停火协议的背后透露出以下重要信息,一是俄罗斯仍是该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大国,一旦俄方决心投入力量控制局势,基本能够达成目标。二是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力面临挑战和侵蚀。此次冲突爆发后,在俄罗斯的介入下,前期已经多次达成过停火协议,但最终都未被执行,导致这种局面的根本因素是土耳其及其背后的北约力量支持阿方。而且最终达成的协议,承认阿方在土耳其支持下占据的土地,并规定土耳其以观察员国身份加入,但不派维和部队。这充分表明俄罗斯已经接受土耳其在该地区影响力上升的现实。俄罗斯担忧更多的“恐怖分子”借机到南高加索地区,土耳其进一步扩大在该地区的势力,进而给俄罗斯带来更大麻烦。这也是协议生效后俄罗斯立即向该地区派出部队的最重要原因。三是未来纳卡地区仍会爆发冲突。这份协议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纳卡问题,更多是俄罗斯基于自身利益考虑强力介入的结果,满足了俄、土两国战略需求,而非战场力量达成平衡的结果。亚方需要将占据的土地“吐”出来归还给阿方,而阿方却不用归还占据的土地,因此这对于亚方来讲是一份“十分痛苦”的协议,因而引起国内人民强烈反对。未来随着亚阿双方内部和地区大国力量变化,纳卡肯定会再燃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