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印度疫情蔓延至东南亚,致使与印度接壤的缅甸迎来新一波疫情高峰,防控形势十分严峻。联合国驻缅人权特别报告员近日警告称,缅甸具有成为“新冠病毒超级传播国”的风险。缅甸与我国云南省、西藏自治区接壤,缅甸疫情恶化对我国疫情防控会产生不利影响。
(图片来源:myanmar-now.org)
一是单日确诊和死亡病例持续走高,且疫情多点暴发。近几周,缅甸确诊病例数每周增加一倍以上。截至8月9日,确诊病例总数逾33.3万例,死亡12014例。世卫组织认为,缅甸疫情比统计数据更加严重,因为缅甸总人口为5400万,每天却只能对1.2万至1.5万人进行病毒检测,而确诊率已经超过39%。此外,日新增死亡病例已突破300例,仰光、曼德勒、勃固等多地出现火葬场排队等待火化的情况。缅甸目前有四种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分别是英国发现的阿尔法毒株、南非发现的贝塔毒株、印度发现的德尔塔毒株和卡帕毒株。当前,缅甸疫情已由与印度接壤的钦邦、实皆省蔓延至仰光、曼德勒等地,呈全国暴发的趋势,已有86个镇区被迫实行居家隔离政策。二是物资紧缺状况加剧,落后的医疗卫生系统难以支撑抗疫工作。缅甸国内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物资短缺,特别是缺少氧气、筛检病毒设备和疫苗。缅甸多地医疗卫生机构出现由于供氧不足致使患者缺氧窒息死亡的现象,全国各地的医院、诊所和检疫中心接诊能力到达极限,公立医院已无力接收新的病人,部分地区被隔离人员只能只身住在野外的窝棚中。三是此轮疫情与国内政局不稳叠加,缅军方抗疫不力。缅甸军方2月1日接管政权后,民众一度连日举行大规模反抗活动,少数民族武装与政府军再次爆发交火冲突,大城市时常发生爆炸、刺杀案件,整个社会局势十分不稳定。在此背景下,缅甸重大基础设施运作不畅,电力供应不足,物价飙升,导致很多民众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缅军方要尽力维护执政地位,对抗疫工作分身乏术。
(图片来源:cfr.org)
缅甸此轮疫情来势汹汹,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缅甸与印度、孟加拉、泰国等疫情严重的国家接壤,客观上造成疫情传播。印度疫情恶化后,变异毒株肆虐,并开始向外传播,缅印边境涌入大量印度难民,将新型变异病毒带入缅甸;孟加拉国疫情在5月骤然恶化,在孟务工的外国人员短期内大量回国,将病毒输入缅甸;缅甸和泰国人员往来频繁,在印度疫情传入两国后,两国相互影响,使各自疫情均出现恶化。第二,缅医疗体系建设长期得不到重视,有崩溃的危险。鉴于缅综合国力,长期以来对医疗卫生系统的投入严重不足,仅占GDP的约1%,使得医疗物资储备十分匮乏。而且当前缅甸军方受到美西方国家制裁,在物资购买和分配上处于不利地位,此前从印度大量进口的疫苗和医疗物资因印度疫情恶化也无法交付,使缅甸无法在短期内实现群体免疫。此外,不少医务人员由于不满军方夺权参与罢工,部分医务人员被缅军方搜捕,造成医务人力资源短缺。第三,缅军方防控懈怠,反军方势力不配合,造成缅甸抗疫工作难以推进。缅军方接管政权后,国内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军方忙于维稳,减少对防疫的关注和投入,从而对国内防疫有所疏漏。全球抗疫已持续近一年半,缅甸基层防疫部门进入倦怠期,对疫情放松警惕,导致疫情恶化。同时,缅甸大量民众反对军方的“独裁统治”以及国内通胀严重等社会问题,举行抗议示威活动,无法保持社交距离,加速了疫情的传播。在抗议示威平息后,多数民众及反军方势力不信任军方,对军方牵头的抗疫工作大加阻挠,造成新一波疫情难以控制。
(图片来源:cruxnow.com)
中缅山水相连,共同拥有2200多公里的漫长边境线,且人员交流密集频繁。缅甸疫情持续恶化并外扩,将影响中国边境地区防疫及经济复苏,进而影响全国抗疫工作大局。当前,中国新增感染病例已达到今年1月以来的最高点,位于云南省的中缅边界地区是新增病例最多的地方,瑞丽和陇川受缅甸疫情的影响最大。截至8月9日,云南省累计确诊病例914例,其中累计境外输入病例539例,从缅甸输入病例358例。而且近日云南省仍每日新增近10例境外输入病例。中缅边界漫长且地形复杂,有的边界位于深山密林,不易管控;有的边界两边居住的边民已深度融合,不易切割;而且不少感染者为中国在缅务工人员,部分人员是非法越境者或曾在缅甸从事电信诈骗等非法行业的人,此类感染者流动性强,行动隐蔽,不易集中管理。上述因素都给云南省边境地区的防疫带来巨大压力。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内地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有序开展疫后经济恢复工作,人口流动性加强,边境地区疫情稳定对中国继续疫后开放至关重要。此外,缅甸民众对缅军方抗疫不力的不满情绪可能转化为“反华”“仇华”心理,进而威胁到中国在缅的投资和大型工程。还有一些缅甸民众对中国捐赠的抗疫物资存在抵触心理,认为中国是在搞“疫苗外交”,这也可能成为美西方攻击中国的一个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