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交通运输是传统行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行业,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任务艰巨,困难较多,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其一定能实现低碳转型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3月15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中国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应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作为传统的交通运输行业也不例外地参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变革中。
交通运输是传统行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行业,主要有三点,一是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所占的比例较高。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下称“疫情”)影响,交通运输行业在一段时间内除承担防疫任务外皆按下暂停键,因此2020年碳排放数据不具有代表性。但2019年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总量是11亿吨左右,占全国碳排放总量10%左右。二是今后一段时间随着社会需求发展及交通运输强国建设目标的推进,交通运输的需求仍会呈增长趋势,这个时间可能会维持一个较长的时期。三是交通运输行业中的碳排放是被动的,比如客货运输量取决于出行和物流需求,运输工具是制造业提供的。
交通运输行业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任务艰巨,困难较多,但并非说就没有作为。目前交通运输行业正在实施的低碳转型发展的四个“进一步”,一是进一步调整用能的结构,推广低碳交通装备;二是进一步调整运输结构,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三是进一步创新组织模式,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推动新业态发展,推动平台经济发展,提升综合运输效率;四是进一步推动公共出行,形成绿色的生活方式。对此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应“全行业”实施绿色低碳转型。交通运输是大行业,其包括道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快递五大行业、六十多个子行业。从碳排放所占比例看,道路运输占74%、水路运输占8%、铁路运输占8%、航空运输占10%。因此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应当调动“全行业”。二是应“全要素”实施绿色低碳转型。尽管对交通运输的定义有多种不同的理解,但其基本内涵是不变的,即人类利用运载工具,通过交通运输线路和枢纽,实现人和物的位移活动。交通运输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了6个方面:人、运载工具(铁路机车、道路车辆、飞机、船舶、管道等)、交通运输线路(铁路、道路、航道、航路等)、枢纽(车站、机场、港口、货场、仓储)、人和物的位移活动、与位移活动相适应的装卸设备;其中衍生要素包括了6个方面:速度、安全、舒适、目的(即位移活动的目的,或称为计划)、信息(主要指各个要素时空匹配的需求)、组织(即将各个要素时空匹配的组织活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交通运输行业需要调动各个要素参与绿色低碳转型。三是应“全链条”实施绿色低碳转型。交通运输行业是一个上下游产业环环相扣的链条,在这个链条中交通运输行业有被动性的一面,比如上游制造业制造出一定排放标准的车、船,就只能按照排放标准使用车、船。上游产业需要大宗煤炭、矿石运输,就只能运输煤炭、矿石。如果城市规划布局为“摊大饼”,那么市民出行即为“刚需”,交通运输只能布局客运线路。但同时交通运输也有其基础性、引导性的一面,例如实施低排放运载工具的强制性标准,引领制造业提高运载工具的先进性。因此交通运输应“全链条”实施绿色低碳转型。
交通运输行业实现低碳转型发展的减排战略、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正在制定。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其一定能实现低碳转型发展,大家应当信心满满。这主要基于两方面理由: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10%左右,这个比例本身是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在这个基础上,一方面,在交通运输的碳排放中汽车排放占74%。中国汽车行业已经把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四化”作为战略方向,新能源汽车的销售要在2025年占比25%,因此汽车的低排放将会大大降低交通运输气体排放量。另一方面,交通运输行业汽车排放中商用车、客货车比例不到20%,但由于其使用中耗油高、强度大,碳排放却占排放50%以上,随着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占货运量最大的煤炭会减少需求,运输需求也会减少。此外,客运调整运输结构后,中长距离出行由高铁承担,城际出行由市郊铁路承担,大城市市内出行由轨道地铁承担,对高耗能的客货运汽车的需求也会相应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