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3月19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应邀对印度进行了正式访问,并出席第14届印度-日本年度峰会。此次访问是岸田文雄自去年10月正式就任日本首相以来首次对印度的访问,也是自2018年以来印日首次举行线下年度峰会。在俄乌冲突背景下,岸田文雄此次印度之行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日本新闻秘书小野日子称,岸田和莫迪进行了长达110分钟的会谈,乌克兰局势是此次会谈的主要议题,双方就此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
(一)加强与印度的双边合作,深化日印战略伙伴关系。近年来,鉴于印度地缘优势的日益凸显,日本不断加强与印度的双边合作。两国在经济、防务以及地区安全等领域的合作明显提升。今年是日印建交70周年,两国多次强调将以此为契机深化合作。加之俄乌冲突使国际地缘政治和经济形势加速演变,两国更加迫切寻求合作机会。印度外交部在3月17日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此次峰会将为两国加强在各领域的合作,并就地区和全球性问题交换意见提供机会。
(二)彰显岸田政府外交能力,试图说服莫迪政府在俄乌冲突问题上与美日保持“一致步调”。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印度并未追随美国在对俄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在联合国安理会和联大特别会议就涉俄乌冲突的多轮投票中均投了弃权票,并拒绝对俄罗斯进行制裁,甚至宣称将加强与俄罗斯在石油领域的合作。这引起美西方的强烈不满,在美多次规劝和施压无果的情况下,岸田文雄希望担此重任,其在出发前表示,考虑到印度对俄制裁的谨慎态度,将强调国际社会团结的重要性,“在印太地区不允许凭借单方面实力改变现状”。
(三)提升日本在“四边机制”中的政治影响力。“四边机制”起初由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于2007年访印时提议建立,但随后的10年间囿于各种因素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直至2017年特朗普上台后推出美国“印太战略”,“四边机制”才被重新启动,“四边安全对话”平台也随之恢复。美日印澳均希望该机制在军事和安全上能够起到抗衡中国的作用。2021年,拜登上台后更是将“四边安全对话”由部长级提升至首脑级的面对面峰会。同年4月,印日澳三方启动“供应链弹性倡议”机制,呼吁在“印太地区”建立更加多元化的供应链。可以说,在“四边机制”框架下,印日在地区防务、供应链安全以及基础建设等领域的合作也日益密切。然而,俄乌冲突使印度与“四边机制”的其他三方出现疏离,这是美日澳不愿接受的。日本希望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在其今年上半年组织召开“四边机制”线下首脑会议之前加强和印度的沟通与合作,以强化该机制的合力。岸田文雄行前透露,他将促成“四边机制”首脑会议的成功举办。
一方面,日印在双边合作上取得较大进展。在经济领域,日方宣布未来将向印度提供多达3千亿日元(约合160亿人民币)的政府开发援助贷款,并在能源等领域加强合作。此外,日方承诺未来5年将向印度投资达5万亿日元(约合2668亿人民币)。此次投资计划超过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于2014年访印期间承诺的5年内3.5万亿日元的投资额。岸田文雄强调,日本将支持印度强化其产业竞争力。双方还重申在印太地区合作的重要性,并希望将印日的合作项目推广到东盟等国家。在防务领域,双边就尽早举行日印第二轮部长级“2+2”磋商达成共识,并重申将加强在印太地区的安全合作。2019年底,日印举行了首次外交和国防部长级“2+2”磋商,两国希望强化这一机制。
另一方面,岸田在说服印度就俄乌冲突与美日保持“一致步调”问题上仍无功而返。会谈期间,岸田文雄表示,俄罗斯的“侵略行为”是动摇国际秩序基础的事态,有必要坚定应对。莫迪则强调,此事态给地缘政治变化带来了新的挑战。在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双方虽呼吁立即停止战争,但强调解决争端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通过对话和外交,联合声明中也并未直接提及俄罗斯。日媒评论称,尽管岸田文雄给印度带去了庞大的投资计划,但仍未弥补双方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分歧。
印度与美日澳在俄乌冲突上的分歧,凸显了“四边机制”在联合面对危机时的脆弱性。3月3日,拜登组织召开“四边安全对话”紧急视频会议,希望四国能够就谴责和制裁俄罗斯达成一致,但由于印度的拒绝未能如愿,美国甚至警告印度,“没有任何借口或模棱两可的余地”,“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美国还扬言要制裁印度,表示正在权衡印度与俄罗斯密切的军事关系对美国造成安全威胁的程度,考虑是否根据《以制裁反击美国敌人法案》对印实施相关制裁。
印度和日本是中国周边两个最重要的国家,都与中国有领土争端。两国日益走近虽有在战略和经济上的相互借重,但联合抗衡中国也是两国加强合作的关键因素。此次双方会谈,除了双边合作、俄乌冲突问题,如何应对中国也是主要议题。毫无疑问,日印两国的合作将直接关系到中国周边的安全与稳定。然而,随着欧洲安全局势变化对美国精力的牵制,以及印度与美日澳在对俄罗斯立场上的分歧,“四边机制”本身的短板将难以克服,四国之间为维护各自利益产生的关系裂痕也在所难免,这或许也将成为影响印日合作的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