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程中的职教作为

2022年12月16日
本文作者:段福生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校长 

 

正文2565字,读完约需6分钟。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尽管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和物质资料发展水平已经很高,但世界仍有10%的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中。消除贫困始终是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也是全球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

 

减贫的手段有很多种,其中最不应该被忽视的力量,就是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力量。职业教育在助力减贫中发挥了“鱼渔兼授”“志智双扶”的作用,在对象上实现了各年龄段、各种人群的全覆盖;在过程上实现了“立志—培智—扶技—促业”的全链条;在途径上既有“长学制”,又有“短培训”,长短结合,灵活多样;在机制上,开展“东西协作”,提升了优质职教资源的效能;在效果上,通过职业教育赋能产业,为贫困地区打造优势产业,让人在产业中有业、稳业、乐业,从根本上拔除了穷根。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在多年实践中,依据区域村镇的情况,积极盘活存量、激活增量、引入流量、应对变量、锚定质量,形成职业教育的“五子联动”乡村振兴模式,为助力精准脱贫、促进乡村振兴做出了一些贡献。

 

一、钉好“长学制”的钉子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既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职业教育的优势所在。根据相关调研数据,目前全国中职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或者城市经济困难家庭。从国家层面,中职免学费覆盖超过90%的学生,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达到在校生总数的40%左右,解除了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常年在95%以上,大量贫困家庭学生通过职业教育实现就业,带动了整个家庭脱贫。

 

从院校实践层面,积极落实2021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对接农业新业态,适应农业新业态发展,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农业人才。同时积极开展“三五七”多元学制人才培养,通过开展三年职高、五年中高职一体化、七年中高本贯通培养等方式,让更多贫困家庭子女通过职业教育实现成为家庭中第一代大学生的梦想,给他们更高的发展起点和向上流动的机会,从根子上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二、挂好“短培训”的牌子

 

“育训并举”既是职业教育的法定职责,也是作为类型教育的特色所在。学校提出“五个面向”的培训理念,从镇村干部、乡村振兴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高素质农民和新村民五端发力,年培训1.2万人天。

 

学校为农村两委班子的现任干部和后备干部开设“学历提升”专班,提供“能力培养”系列培训,提升干部干事创业的理想信念,提高实践能力水平;通过开办益农村校,开展“点餐式”培训,以“线上+线下”的方式提升职业农民的技能水平与专业素养;探索区域“乡村社区学院”建设,创新“订单+派单”制,通过送教入村、送技到户、量身定制,对农民开展数字经济、法治教育、村域文化、生活技能等培训,满足不同群体的培训需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研好“新产业”的点子

 

职业教育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产业。对于人来讲,短期发展靠打工,长期发展则靠产业。学校充分发挥村镇资源,以“资源变项目,项目促产业,产业留人才”的振兴思路,创新“校镇村”合作模式,成立乡村社区学院,形成“一村一品”的职教精准扶贫品牌,带动农民、农业、农村全面发展。

 

学校开发出“正德春饼宴”“昌平蝴蝶兰”“真顺苹果酒”“流村黄花酱菜”等6个区域特色产业项目,成立“校企农社”产城教联盟,联合昌平区56家合作社,策划昌平苹果节、草莓节、西瓜节活动,带动林果业、民俗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农民本地就业8000余人,帮助农民增收5500多万元。

 

同时,学校也将校企合作中的企业资源“引流”至乡村建设之中,架起企业与乡村的沟通桥、合作桥、共赢桥;修缮农民数字意识与能力的高速路。

 

发挥龙头企业的品牌辐射效应,建成京东产教融合学院,开发数字农旅服务平台,开设“松兰甄选”电商直播间,直播带货昌平特色农产品,累计培养电商运营、直播营销、电商客服等农业技术人才400余人;联合字节跳动成立“振兴乡村产业人才培养联盟”,设立“字节乡村学堂”,开展乡村电商直播培训与认证,提升新农人新媒体运营能力;与美团集团帮助农村进行数字化改造,助力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将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的发展成果下沉到乡村,发展红利惠及更多农民。

 

四、系好“东西部”的带子

 

学校通过“校校结对”“东西结对”等形式,积极推动理念、师资、课程、技术等资源向中西部地区流动,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格局,充分体现了“先富帮后富”,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理念。

 

自2013年开始,学校与河南栾川、河北尚义、青海玉树、内蒙古太仆寺旗等地密切合作,先后接纳1521名建档立卡户贫困家庭子女来校就读,为他们提供学历教育、实习实训、大赛指导、就业推荐等系列服务。学生用学到的知识技能支援家乡建设,教育成果转变为实打实的就业成效,帮扶地区全部脱贫摘帽。

 

学校联合对口帮扶地区所在地政府,探索出“政校企家”四位一体式精准扶贫模式:即政府负责招生并提供项目经费,学校负责进行技能培训,合作企业负责提供就业岗位,招生招工一体,培训就业一体,以技能培训促学员就业,以学员就业促家庭脱贫。这一模式在国家级贫困县巨鹿县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捆绑式帮扶应做到九个关注,即:关注国家法律政策;关注学校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关注育人质量、三教改革;关注学校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关注学校招生、学生升学与就业;关注学校治理成效;关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注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情况;关注学校对社会的吸引力和贡献度。

 

此外,学校通过开设国际技术技能培训驿站,将优质职教资源共享至东帝汶、吉布提、南苏丹等5个国家,精准培养当地紧缺的专业技能人才,为各国发展作出“中国贡献”。

 

五、下好“大数据”的棋子

 

学校发挥大数据专业的技术优势,以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数字化,为昌平区打造跨区域跨产业的农业大数据共享平台,也为昌平区政府提供乡村振兴工作决策参考;自今年3月,学校受国家乡村振兴局委托,对全国460万“雨露计划”受益学生进行就业情况摸底调研,为精准人岗匹配提供数据支撑。下一步,学校将与相关企业共同开发与职教功能相关的数据标准和数据库,建成集毕业跟踪、培训成果、社会服务等内容为一体的综合职业教育信息平台,促使职业教育进一步发挥类型优势,保障社会稳定和社会民生。

 

面向未来,应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在减贫中的造血能力、内生动力,在人才培养、产业发展、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减贫事业做出更持久、更突出的贡献。

 

 

太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太和智库,关注时代需要。
微信公众号:taihezhi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