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公共安全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
提高领导干部应急处突指挥能力,是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一般来说,在应急处突过程中,领导干部自下而上分为“某一队伍负责人”“某一部门负责人”“多个部门负责人”“应急指挥长”。这里讲的领导干部,主要是指“应急指挥长”。提高他们的应急处突指挥能力,要在把握应急处突任务对指挥工作要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补齐短板弱项、掌握指挥艺术、提升指挥效能。
一、应急处突对指挥工作的要求
(一)任务的重要性要求指挥工作的全局性。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之下,各个不同领域的应急处突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措施,行动结果又会影响到其他相关领域。例如,近年来频发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秩序运转造成严重威胁。事件的范围、形式种类和变化进程,都远远超出了公共卫生领域。疫情冲击也暴露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存在的风险隐患。因此,应急指挥工作必须顾全大局,关照到与之相关的方方面面。
(二)时间的紧迫性要求指挥工作的及时性。应急处突最大的特点是预警时间短,准备工作仓促。例如,抗震和火灾事故的救援,准备时间有限,这要求应急指挥工作必须把握时机,才能迅速控制事态发展。面对瞬息万变的情况,往往需要指挥员在第一时间做出决策。这种决策往往只能根据当时情况和事先预案,做出大体合理的决定,不一定是最优的决策。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每时每刻都有损失。快速做出决策,就是在减少损失。对应急管理行动的指挥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做决策。如果因为害怕出错而迟迟不能做出决策,就会使下属不知所措,进而造成混乱。从这一点来说,能够及时做出的决策,即便有明显的缺点,也比犹豫不决好得多。
(三)灾害的连发性要求指挥工作的灵活性。祸不单行,不但表现为许多自然灾害会诱发一连串次生灾害,形成灾害链,而且还会表现为自然灾害与社会性突发事件互动。许多社会性突发事件与自然灾害密切相关,甚至以自然灾害为源头。对于自然灾害所引发的灾害链,人们往往可以提前预判,并制定出相应的预案。但对于自然灾害所引发的社会性突发事件则很难进行提前预判,灾后指挥决策不当所引发的社会性突发事件更是难以预料。指挥工作要做到既连续不断又能随机应变,防止在情况发生根本变化时仍僵硬地执行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修改贯穿于应急行动的始终。面对任务的形势变化,应急行动的指挥员一定要有能力去应对变化,敢于否定部分原定计划,并做出相应修改,以解决行动中遇到的即时性问题。
(四)信息的交互性要求指挥工作的坚定性。网络空间的开放性、虚拟性以及网络空间信息传播方式的去中心化、多元交互性等特点使应急行动时常被置于外界的目光之下。假如在某个环节处理得不好,就会形成被动局面。在自媒体十分发达的时代,网民利用网络空间表达观点和情感,从而引发群体共振。在泥沙俱下的舆论大潮中,势难避免过激的言论、不实报道、甚至是针对应急管理指挥者的网络暴力行为。指挥工作要努力排除各方面干扰,防止受其左右而做出错误决策。
(五)任务的多样性要求指挥工作的针对性。应急行动覆盖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公共卫生等诸多领域,任务千差万别,行动各有特点。对各个部门发号施令的指挥员,必须对各个专业的特点有一定了解,切实做到心中有数,才能避免瞎指挥。
二、应急处突指挥人才应有的素质
(一)要有全局意识。全局意识的形成有赖于对全局情况的掌握。毛泽东同志指出:“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作为应急管理指挥者,既要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所管辖范围内的各种情况,更要正确领会上级意图,站在全局高度,将本领域与相关领域、自己与友邻、当前与历史上的情况联贯起来思考。
(二)要有预判能力。谋定而后动是夺取胜利的重要条件。一是要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进行科学预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预见对于正确的指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急管理虽然面临许多突发情况,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提前预见其发生的时机和发展的大体进程,就可以争取主动。
2018年3月2日,福州市成功举办了“欢乐闹元宵”系列活动。当晚,有超过100多万人次欢聚在鼓楼区三坊七巷等三个区域。这一盛大场面不仅在许多福州人心中留下了难忘的回忆,也成为在密集人群中进行安全管理的一个成功案例,被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编入《应急管理典型案例研究报告(2019)》。为了搞好这次活动,主办方进行了大量准备工作,其中就包括编制了较为完善的应急预案。例如,《关于“欢乐闹元宵”活动期间临时搭设构筑物倒塌事故应急预案》《关于“欢乐闹元宵”活动期间触电事故应急预案》《鼓楼区“欢乐闹元宵”活动新闻应急预案》等。
二是要抓住枢纽,找出并重点解决好主要矛盾。毛泽东同志指出:“任何一级的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说来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而不应当放在其他的问题或动作上”。制定应急管理预案时,要考虑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但不能平均用力,一定要明确重点。
(三)要有责任担当。在应急救援行动中,优柔寡断是指挥员的大忌。面对复杂困难的局面,必须敢于决断。敢于决断,主要体现在掌握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能在第一时间快速决断。这就要求指挥员必须敢于负责,如果一味患得患失,只会犹豫不决,贻误战机。
1987年5月8日,沈阳军区步兵第68师师长吴长富接到上级命令,当天夜里率部登车出发,经过7个小时的长途火车后到达塔河县。当部队到达塔河县时,上级任命他为东线灭火总指挥,要求不惜一切代价保住塔河县。在塔河县城以北不远处的绣峰有一片原始森林,如果绣峰被烧,塔河县城几乎没有幸存的可能。吴长富决定采纳以火攻火的建议,沿着绣峰以北的公路,先打出80米至100米宽的防火隔离带,再以道路、河流为依托,主动点燃可燃物,顶住烧来的火头,减弱火势。但这种办法风险极高,在强风下主动放火,一是有可能加快大火烧向塔河的速度,救火反成了放火;二是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可吴长富反复权衡,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阻挡火势继续前进。危急关头,他勇敢地担起了这份责任!
(四)要有应变能力。情况错综复杂、千变万化,极具盖然性。能够根据情况及时做出改变,是具有高超指挥艺术的体现。人的精神与身体的承受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限度则会导致病态,不能完成任务。同样,各种装备也不能过度使用。要能够恰当地调整行动节奏,控制力量使用限度和行动进程快慢,充分考虑人员、物资消耗等诸多制约因素,当快则快,当慢则慢,当止则止。
(五)要有专业眼光。现代应急救援的分工更加精细,人才也日趋专业化。指挥员一是要科学组合有关人员,使之在知识、能力、特长、性格和年龄等方面做到人才互补、科学组合,形成一个互为条件、互为作用、有机联系的整体;二是要根据专业特点,用其所长,科学组合各专业队伍,充分发挥各自作用。
三、提高应急指挥能力的措施
(一)完善知识结构。应急处突行动的复杂性,对于指挥员改善领导干部的知识结构和决策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是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这部分知识主要靠自学。二是要有精深的指挥专业知识。这方面知识很难通过自学获得,因此,适时对领导干部进行应急指挥培训,是提高应急指挥能力的必要途径。
(二)提高创新能力。应急情况千变万化,要求各级指挥员都要提高创新能力。一是要破除迷信。任何成功经验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如果完全照搬照套以往做法,就不可能有所作为。只有解放思想,以新的思路和方法解决新的问题,才可能创造出具有自身特点的指挥艺术。只有超越自我,从历史经验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才能有效解决新情况、新问题。作为应急管理指挥员,要注意避免过分运用行政手段、行政资源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特别是要慎用专政机关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以防造成群众与政府对立的不利局面。二是要活用理论。理论反映了一般情况,但实际情况却千差万别。唯有灵活运用理论,才有可能取得成功。三是要学会运用新技术、新手段了解社会和社会问题,并动员社会力量、引导舆论力量解决社会公共危机,尤其要重视和自觉运用各种辅助决策系统。目前,应急管理决策辅助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已经取得进展,相关领导应予以及时关注。
(三)积累丰富经验。应急处突指挥的实践性很强,要求指挥员具有丰富的指挥实践经验。由于突发情况极少出现,很难在实战中积累经验。因此,一是要从以往的指挥实践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有条件的应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案例教学。二是要加强应急处突模拟演练,在模拟训练过程中积累经验。由于各种灾难场景很难再现,借助计算机仿真系统,对指挥员进行模拟训练就成为十分理想的手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数据库建设的不断完善,指挥员能在沉浸式模拟演练中积累起丰富的经验。可以借鉴军队培养指挥员的成功经验,编写想定,组织图上推演或实兵演习。若能研发出计算机演习模拟系统,组织沉浸式演练,则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三是要将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抽象固化为操作手册,便于指挥员掌握运用。
(四)锻造优良品性。一是要临危不惧。指挥员要敢于冒险决策。若缺乏冒险的勇气,一味追求百分之百的把握,就很难在指挥岗位上有所作为。二是要胆大心细。指挥员的决策关乎一线人员的性命和行动的胜负,必须慎之又慎。要把决策建立在科学运筹分析的基础之上,决不可侥幸行事。三是要坚定不移。当情况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时,指挥员要坚定贯彻既定决策,保持镇静的态度和清醒的头脑,切莫为意外挫折而产生动摇,也不可被部属除真知灼见外的意见所左右。
(五)养成民主作风。不能把指挥员的决断能力强调到不恰当的程度。若要尽可能减少决策失误,就不能事事独断专行。面对重大问题和关键时刻,要做到集思广益。因此,必须真正养成民主作风。不但要注意听取班子里同志的意见,还要倾听下级的意见,更要能从各种批评和指责声中发现合理可用的成分。要真正做到毛泽东同志所讲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