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地区陆港,尤其是具备开放口岸平台的陆港本质上是优化和重建了传统的跨境物流作业方式,其依托中欧班列等跨境通道链接了沿线国家内的众多物流节点,联通了海空公铁等多种运输方式,是政府、海关、铁路、海运港口、指定口岸、多式联运经营人、场站经营人、外贸企业等多层次、多领域角色协同作业的舞台。目前我国陆港的发展已经走过了“与通道关联运行阶段”和“区域辐射能力扩张阶段”,大多数陆港处在“综合服务能力建设阶段”,并逐步走向“运产贸一体化协同发展阶段”。
一、目前各地陆港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发展瓶颈
1、铁路发运计划受限,口岸场站作业能力趋于饱和;
2、中欧班列对欧开行数量锐减,运输时效不稳定且运价大幅上涨;
3、陆港节点存在关铁信息不联通,关铁场企等多方协作多依靠人工和纸质单证交互;
4、铁路数据未与港口、公路场站等其他运输方式之间实现互通,多式联运信息交互难;
5、海关监管作业和陆港作业的设施设备存在物流感知能力低,数据信息交互性差的现状,导致现场海关顺势监管难度大,陆港整体作业效率低;
6、以铁路为主的陆港存在着铁路、海关、场站、政府面向同一物流环节多次重复作业的现象;
7、陆港运输节点和综保区节点之间不互通导致货物多次申报、多次装卸作业;
8、国内众多陆港未与五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或出境口岸/港口之间实现联动,相互之间协作性较差;
9、陆港并未有效地整合区域范围内的物流服务资源和供应链资源,难以形成面向枢纽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陆港服务体系;
10、陆港建设期的规划与运营期的需求不完全匹配,导致很多陆港存在着功能区规划和物流动线不合理的现象;
11、陆港的物流作业和信息交互多采用固定式的设施设备和人员交互,智能化设备和数字化系统的建设明显滞后,导致陆港优化自身运营模式的诉求缺乏智能化支撑;
12、陆港营商环境的优化多依靠当地的单一窗口实现,难以形成适用于陆港自身特点和诉求的公共服务。
二、对陆港运营体系的发展优化建议
(一)机制保障及模式创新应用
1、在以铁路集疏为主的陆港,通过建设绿色通道、优先审单、优先修撤、优先查验等机制大力推进铁路快通模式的应用,降低出入境口岸压力,促进内陆陆港货量集聚;
2、通过推进铁路运综数据共享等手段,促进公铁、海铁、铁铁多式联运的发展;
3、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为核心推动与中亚国家、俄罗斯等国的数据共享联通,推动陆港及班列国际合作;
4、支持内陆陆港申报和建设指定监管场所,扩大陆港的业态发展空间;
5、在海关的配合下,推广和应用以监管场所为核心的出口集拼中心建设;
6、集成陆港节点与综保区节点,实现中转/过境货物的“一次运抵、一次申报、一次装卸、一次验放”,充分释放节点动能;
7、推进关铁作业流程的融合,在关铁重叠作业的物流环节,采用关铁联合检查的模式减少企业重复作业。
(二)基础设施设备升级
1、面向口岸业态进行基础设施的升级建设,提升铁路口岸的接发、换装、编组能力;
2、在陆港节点配备智能化作业设施(AGV等),提升陆港的集疏效率;
3、通过应用AR眼镜、智能摄像头、自动巡查机器人等设施设备创新海关自动化监管模式;
4、通过应用物联网相关智能设备,增加设施设备的物流感知能力和信息交互能力,实现多方自动化协同。
三、陆港数智化建设
1、从海关监管、公共集拼、区港联动、口岸运营等角度出发,建设数字化平台,提升陆港的数字化运营水平。
2、根据陆港或口岸运营的特色需求,整合服务资源和数据资源,建立面向产业客户的供应链服务平台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3、打通海关、铁路、企业、场站之间的数据交互通道,实现关铁场企之间的便利性交互协作,并在此基础上将监管流程嵌入到物流作业流程中,整合各方信息为企业提供通关、收发货、订舱、装运、货物运踪等“通关+物流”一站式服务,一次性、一站式办理服务;
4、在建立互联互通机制的基础上,依托数字化平台打通与其他关键陆港节点或出入境口岸港口之间的协同协作渠道;
5、充分应用AR设备+数字化平台+多方互联等手段,建设海关后督监管平台,实现海关监管作业的后督监管模式和查验免到场作业模式;
6、通过数字化平台的建设集成陆港节点和综保区节点,实现区港联动作业的自动化。
综上所述,在发挥陆港作为国际通道发展的核心角色方面,需要紧抓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和保障中欧班列畅通等创造的重大机遇,在整合关铁场企等多方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和科技创新,持续优化陆港的枢纽基础环境、通关作业环境、物流作业环境和区域营商环境,为通道经济、开放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