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先生曾说,“我们很难说中国文化是从山东传到河南,再由河南传到陕西,由陕西传到江苏,如是般的传递。中国文化一摆开就在一个大地面上,那就是所谓的中国,亦即是所谓中国的‘体’了。……有‘体’便有‘用’。……它一发生就满布大地,充实四围。”来到北京后,我对《中国文化史导论》的这番话有了更深的体认。
相较于深圳CBD区的年轻气息,北京反而显得更加沉稳。站在居庸关长城上往下看:远处是一条于二十世纪初由中国人自主设计并建设的京张铁路;近处则是二十一世纪通车的现代高速公路。登上明城墙遗址,只见繁华的国贸大厦与古观象台同框,城市的灯影洒在波光粼粼的京杭大运河上,代表着中国速度的高铁时不时从一旁穿过。在北京,我们能见到一座城市新旧交融后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近年中国被戏称“基建狂魔”,但实际上,中国自古就是如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新文化运动以来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偏见与批判,只需来北京一游,便可不攻自破。相较于这些物质文明的展现,对我启发更深的是中国儒家传统与经学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其与“天下”的观念交融,使得“尽物性”也等同于“尽人性”。因此,在以“人”为前提之下,各地的区域性与分隔性不会形成真正的割裂与冲突。以上观点虽然看似陈腔滥调,却是颠扑不破,充满力量。而这个力量,又正是今天世界所最需要的,同时也是西方文化最缺乏的,更是身为中国人要深切体认、使之充实而有光辉的。
<p style="margin: 0px 0px 24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clear: both; min-height: 1em; color: rgba(0, 0, 0, 0.9); font-family: system-ui,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7px;="" letter-spacing:="" 0.544px;="" text-align:="" justify;=""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line-height:="" 1.75em;=""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电视里反复播放的那首“北京欢迎你”使我对这座城市产生了向往。如今,在2023年,我因参加暑期历史文化研习营,终于有机会可以来到北京。这座城市展示着一个新时代发展的成果,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份底蕴不只流淌在胡同人家的烟火气中,更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提供新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因而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融汇古今、贯通中西,北京为我们做了最好的示范,也提醒着我们作为新时代中国人的使命。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若不读中国书,不知中国史,实不配为中国人。(本文亦将于台湾《海峡评论》2023年八月刊发表。)
太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太和智库,关注时代需要。
微信公众号:taihezhi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