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美以多种方式开展密集接触
9月是2023年以来乃至2021年拜登政府执政以来中美沟通最频繁的一个月,其中有些是前段沟通的回顾总结,有些则是进一步的拓展与深化。综观6月以来中美这一轮高层沟通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主要为美方高级官员访华,中方对应级别官员迄今未有回访。二是多为美方积极推动,其短期动机在于促成中国国家领导人出席APEC旧金山峰会,并为此营造氛围,长期和根本的目的则在于推动中国逐步接受美方设计的有“护栏”的竞争模式。三是从美方表现看,尽管其对华挑衅言辞有所“收敛”,但并未采取解决中方关切的实际行动,可见美对华沟通更多的是一种实施战略管控、谋取实际利益的工具。四是中方在与美高级官员开展沟通时,采取了“以我为主、官民并行、重视民间”的新策略。
二、美继续对华实施经济科技打压
9月,美在对华积极沟通的同时,仍不断加码对华经济科技打压手段。一是华为在芯片技术上的突破对美造成极大震动,引发美立法及行政部门的极度焦虑。除试图摸清具体情况外,美还在积极设法弥补制裁“漏洞”,准备推出更严格的制裁措施。一方面,美国会两党议员联名致信美商务部,要求9月28日前就对中芯国际和华为进一步加强制裁向国会提供简报。另一方面,据美媒爆料,美商务部对华芯片设备出口最新管制令已进入最后审查阶段。二是美商务部公布的《芯片和科学法案》的最终执行细则规定,获得美国政府资助、补贴的企业10年内不得在中、俄、伊朗、朝鲜等“受关注的外国”扩大半导体生产,开展特定联合研究项目,或提供可能引发所谓“国家安全”担忧的技术许可。三是美以所谓“涉俄因素”“支持伊朗发展无人机”“强迫劳动”等借口,对中国几十家企业实施制裁,并修订“新疆供应链商业咨询公告”,新加入了非政府信息源报告、“人权”尽职调查措施的紧迫性等两项内容。
作为反制,中方颁布《外国国家豁免法》,并宣布对多次参与对台军售的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分公司、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实施制裁。这表明,面对美方打压围堵,中方愈发注重通过法律手段和制裁行动来维护合法权益,并在相关涉外法律体系构建方面持续取得进展。
三、美“联友遏华”提出新举措
四、美两党斗争加剧为第三方势力发展创造空间
9月,美国两党围绕2024年大选的斗争更加激烈。9月12日,时任美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宣布对拜登展开弹劾调查,以报复民主党对特朗普的“政治迫害”。9月30日,美国会在最后关头通过一项为期45天的短期支出法案,以暂时确保美国政府免于关门。此次距上次美国政府关门危机仅3个月有余,而45天后还会出现同样的危机。可见,随着美政治极化加剧,两党斗争愈发走向极端,令弹劾总统、政府关门等“大事件”似乎已成为了“家常便饭”。而且,在短期支出法案通过后,众议院共和党极右翼“自由核心”成员以麦卡锡与民主党合作为由,表示将提出罢黜议长动议(注:该动议已于10月4日通过)。
9月26日,拜登前往密歇根州支持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罢工,给自己领导的政府“添堵”。据美媒分析,拜登的反常之举主要还是为了与特朗普“打擂”争取选票(此前特朗普曾宣布将在9月27日前往支持罢工),并向工会和汽车公司施压尽快结束罢工。拜登与特朗普的激烈斗争引发美国民众反感,最新民调显示,尽管两人支持率仍在各自党内领先,但均呈下降趋势,不少民众希望2024年大选能出现“新面孔”。在此背景下,以“无标签”(No Labels)运动为代表的美国第三方势力快速发展。“无标签”运动表示将在2024年3月的“超级星期二”后决定是否推出候选人。虽然“无标签”运动获胜可能性不大,但其若参选,将会对两党选情带来重大影响,增加大选的不确定性,进而令中美关系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